[发明专利]一种3Cr2W8V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0454.1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雷同飞;党波;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6/00;C21D3/06;C21D1/26;C21D1/19;C21D1/607;C23C8/36;C23C8/2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热处理工艺 共渗 耐磨性 离子硫 退火 抗咬合性 模具寿命 使用寿命 优化调整 淬火 回火 盐浴 | ||
一种3Cr2W8V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退火、淬火、回火、盐浴处理和离子硫氮共渗法;本发明通过对3Cr2W8V模具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调整,有效改善了3Cr2W8V模具的硬度、韧性及其耐磨性,此外,3Cr2W8V模具经离子硫氮共渗处理后,型腔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得到明显提高,模具寿命比未经共渗时提高2~4倍,产品的表面光亮度也有明显的提高,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的热处理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3Cr2W8V模具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零件在压铸模成形过程中,当熔融的铝合金液被压进型腔时,型腔的表面温度可达600℃左右。为了防止铝合金液粘附在型腔上和型腔温度过高,工作时必须对模具型腔频繁地涂抹防粘涂料,由此造成型腔表面温度的反复升降。为确保其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疲劳性,通常采用3Cr2W8V压铸模对铝合金零件进行压铸成形,但是铝合金零件压铸模由于其成形特点,常常存在粘模、侵蚀、热疲劳、磨损等现象。影响压铸模使用的因素较多,如压铸件的结构、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压铸模的结构与制造工艺、压铸工艺参数的选择等。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金相组织,保证模具零件必要的强度和刚度、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抗热疲劳性能和材料的切削性能等,对压铸模的使用寿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是提高压铸模使用寿命的一个关键。因此,为了提高模具的断裂韧性和耐磨性,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急需开发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针对上述情况,公开号为CN201410723688.6,CN201210264588.2,CN201010148982.0的专利申请都提出了针对不同3Cr2W8V模具的热处理工艺,但是上述方法针对性较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针提出了一种3Cr2W8V模具的热处理工艺,能够提高热处理的效果,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3Cr2W8V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其步骤为:
步骤一:退火
将锻件安装于箱式炉中加热至800~850℃,保温140~150min,随炉冷却至730~750℃再保温160~180min,以30℃/h的限速冷却至480~500℃,再升温至550℃进行去氢退火,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步骤二:淬火
预先准备三个不同温度的盐浴炉,分别是550~600℃的分级盐浴炉,850~900℃中温盐浴炉,1130~1450℃的高温盐浴炉;将步骤一退火处理后的锻件先置于分级盐浴炉中预热20~25min,然后迅速转入中温盐浴炉中再预热15~18min,随后转入高温盐浴炉中保温10~12min,取出投入550~600℃的分级盐浴炉中进行冷却,停留时间为16~20min,取出放入预先加热到260~280℃的熔融硝盐中继续冷却,停留时间为20~25min,取出空冷;
步骤三:回火
将步骤二淬火处理后的锻件置于箱式炉中进行两次高温回火,第一次回火加热温度为180~220℃,保温时间为90~100min,用油冷却,随后再进行第二次回火,加热温度为160~200℃,保温时间0.8~1h;
步骤四:盐浴处理
将步骤三回火处理后的锻件置于氮碳共渗温度为530~600℃下保温1.5~3h后,在氧化温度为380~400℃保温20~30min;
步骤五:离子硫氮共渗法
将步骤四盐浴处理后的锻件放置在加热至550~580℃的离子氮化炉设备,真空度为260~400Pa,在共渗剂中共渗时间1.8~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0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