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枝晶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1867.5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2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阳晓宇;余豪争;周青;王永;常刚刚;田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5 | 分类号: | B01J23/75;B01J35/02;B01J37/10;B01J37/16;C25B1/04;C25B11/091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定向 组装 co 枝晶电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枝晶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是由纳米棒定向组装而成的微米枝晶,微米枝晶的尺寸为5~15μm,纳米棒的长度为3~10μm,直径为0.3~1μm。配置均三苯甲酸和二氧化钛P25的乙醇水溶液,搅拌至溶液均一;加入水热反应釜升温80‑120℃水热反应12‑24h,然后洗涤,烘干得到修饰的二氧化钛P25;加入到六水合氯化钴水溶液中,搅拌并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水合肼;加入水热反应釜中,150‑200℃水热反应0.5‑1.5h。本发明获得的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树枝状晶体可提高材料活性位点的暴露比例,促进电析氧进程,为通常Co金属材料的结构和应用范围的拓展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枝晶电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与日俱增,环境日益恶化,亟待发展可持续、无化石燃料;电解水受到国内外电催化界的极大关注,然而产氧半反应比产氢半反应慢,制约了电解水的发展。虽然Ru和Ir基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电解水产氧性能;但是Ru和Ir在地球中的含量稀少,价格昂贵,限制了Ru和Ir基基催化材料的实际应用。对于过渡金属Co等非Pt材料,其储量丰富,价格便宜,具有良好的电析氧性能。纳米级的Co金属颗粒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产氧能力,但是长期稳定性差,容易团聚;微米块体Co金属,由于比表面积小,暴露的产氧活性位点少,导致较差的产氧性能。因此Co类过渡金属的氧化物,磷化物,氮化物等被广大学者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枝晶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且产量大,在修饰过的二氧化钛P25的诱导下,形成纳米棒定向组装Co枝晶电催化剂材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枝晶电催化剂,所述Co枝晶电催化剂是由纳米棒定向组装而成的微米枝晶,微米枝晶的尺寸为5~15μm,纳米棒的长度为3~10μm,直径为0.3~1μm。
上述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枝晶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均苯三甲酸和二氧化钛P25的乙醇水溶液,搅拌至溶液均一;加入水热反应釜升温至80-120℃水热反应12-24h,然后洗涤,烘干得到修饰的二氧化钛P25;
2)在六水合氯化钴水溶液中,加入所得修饰的二氧化钛P25,搅拌并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水合肼,搅拌至溶液均一;
3)加入水热反应釜中,150-200℃水热反应0.5-1.5h。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六水合氯化钴水溶液的浓度为0.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5mol/L。
按上述方案,步骤2中二氧化钛P25的浓度为0.01~0.156mol/L,水合肼的浓度为2.5mol/L。
上述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枝晶电催化剂作为电化学析氧催化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先通过将适量的经过修饰的二氧化钛P25放入溶液中,控制体系中二氧化钛P25的含量;然后加入一定水合肼用量,经水热反应,并控制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最终可形成具有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树枝状微晶,具有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获得的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树枝状晶体可提高材料活性位点的暴露比例,促进电析氧进程,为通常Co金属材料的结构和应用范围的拓展提供了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制得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枝晶电催化剂的XRD图。
图2:实施例1中制得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枝晶电催化剂的SEM图。
图3:实施例1中制得纳米棒定向组装的Co枝晶电催化剂的OER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18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