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0413.6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献辉;刘佳;朱秀秀;李聪;郝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1/05;C22C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导电率 合金 制备 压强 高能球磨 冷压成型 热压烧结 综合性能 纳米CuO 保压 压坯 氧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纳米CuO为携氧剂制备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的方法,该方法以纯度不小于99.9%的Cu粉、纯度不小于99.9%的Ti粉、纯度不小于99.5%的YH2粉和纯度不小于99.9%的CuO粉为原料,经过对原材料Cu粉、Ti粉、YH2粉和CuO粉进行高能球磨;然后在压强为200MPa,保压时间为30s的条件下进行冷压成型,再对压坯进行热压烧结,即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本发明还涉及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u-Ti合金因其较高的强度、硬度和优良的耐磨、耐疲劳和耐蚀性能,可用来制造高强高弹耐磨的弹性元件,是最有潜力替代铍青铜的材料之一。但由于Ti原子固溶到铜基体后,增强了电子的散射,显著降低了Cu-Ti合金导电性,从而限制了Cu-Ti合金的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Cu-Ti合金中添加Ni、Al等第三元素,形成金属间化合物Ni3Ti、Ti3Al,减少Ti在Cu基体中的固溶。但是,该方法对导电性的改善有限。纳米氧化物团簇作为一种稳定的纳米相,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发生明显长大,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且在基体中高密度的纳米团簇可强烈钉扎位错,大幅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改善材料的应力松弛和疲劳特性等。以CuO为携氧剂,以YH2提供Y原子,以期得到Y-Ti-O纳米团簇,减少Ti元素在Cu基体中的固溶量,提高Cu-Ti合金的导电性。且CuO中Cu-O键的键能较低,更容易实现O原子的扩散,有利缩短球磨时间,提高制备效率。采用这种制备方法有望提高Cu-Ti合金的导电性并改善Cu-Ti合金的力学性能,获得综合性
能优良的Cu-Ti合金,因此,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实用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解决了现有Cu-Ti合金材料导电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Cu 92-97%,Ti 2-4%,CuO 0.5-2%,YH2 0.5-2%,以上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原材料
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如下材料:Cu粉92-97%,Ti粉2-4%,CuO粉末0.5-2%,YH2粉0.5-2%,以上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步骤2,高能球磨
将Cu粉、Ti粉、YH2粉和CuO粉在球磨机中,并加入无水乙醇、通入保护气体后进行高能球磨,得到球磨混粉;
步骤3,压制
将球磨混粉进行冷压,形成压坯;
步骤4,热压烧结
将压坯置入热压烧结炉中,通入保护气体,升温至900-1000℃,保温时间2-3h,压强为30-35MPa,保温结束后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高强度高导Cu-Ti合金。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2高能球磨时,球料比为10:1,球磨机的转速为300-500rpm,球磨时间为55-6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0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