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7686.5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2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琳;魏进武;龙岳;蒋成;方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33;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子青;刘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待定位目标 位置指纹 参考点 存储介质 定位处理 定位请求 服务器 欧式距离 欧氏距离 位置误差 预配置 参考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定位请求,定位请求包括待定位目标的第一指纹;根据预配置的位置指纹库,确定第一指纹所属的指纹类为目标指纹类,位置指纹库中包括有至少两个指纹类,每个指纹类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指纹和位置信息;若第一指纹处于目标指纹类的边缘,则根据第一指纹与位置指纹库中各其他指纹类的中心参考点的欧氏距离确定至少一个其他指纹类为参考指纹类;根据第一指纹与目标指纹类及参考指纹类中的各参考点的欧式距离,确定待定位目标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若待定位目标的指纹位于目标指纹类的边缘,确定的待定位目标的位置误差较大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室内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位置的服务越来越普遍,这对定位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基于GPS的定位技术可以达到民用3米的精度,但一般适用于室外环境,在室内复杂环境下难以达到较高精度。
目前,室内定位技术中比较常见的技术种类有Zigbee、RFID、蓝牙、超声波、红外线、WiFi等,各种定位方式在定位精度、布设成本、市场普及范围、设备维护成本等方面互有利弊。而随着WiFi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终端的广泛使用,WiFi在室内环境中越来越普及,个人家庭、咖啡馆、图书馆、机场候机室、商场等馆舍内都提供WiFi信号,而且WiFi技术具有的通信速率快、信号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设备普及率高等特点都为其作为通用室内定位技术奠定了基础。
WiFi室内定位技术也有许多种细分技术,目前比较广泛的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的定位,而这里面又有多种具体的算法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中,由于位置指纹技术需要对庞大的位置指纹数据做处理,为了简化定位流程,提高定位效率,人们将聚类的思想应用到位置指纹的划分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有的聚类算法应用在位置指纹定位中可以减少在线定位阶段的计算量,加快定位速度,但是,在在线定位确定待测定位点属于哪个类时候,容易出现待定位点处于某类A的边缘,单纯将其归入类A会降低定位精度。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室内定位精度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室内定位准确性较低等缺陷。
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定位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定位请求,所述定位请求包括待定位目标的第一指纹;
根据预配置的位置指纹库,确定所述第一指纹所属的指纹类为目标指纹类,所述位置指纹库中包括有至少两个指纹类,每个指纹类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指纹和位置信息;
若所述第一指纹处于所述目标指纹类的边缘,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位置指纹库中各其他指纹类的中心参考点的欧氏距离确定至少一个其他指纹类为参考指纹类;
根据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目标指纹类及所述参考指纹类中的各参考点的欧式距离,确定所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定位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定位请求,所述定位请求包括待定位目标的第一指纹;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配置的位置指纹库,确定所述第一指纹所属的指纹类为目标指纹类,所述位置指纹库中包括有至少两个指纹类,每个指纹类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点的指纹和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指纹处于所述目标指纹类的边缘,则根据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位置指纹库中各其他指纹类的中心参考点的欧氏距离确定至少一个其他指纹类为参考指纹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7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