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香菇生产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54063.2 申请日: 2018-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8617403A 公开(公告)日: 2018-10-09
发明(设计)人: 樊浪生;樊高俊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1325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香菇 富硒香菇 回零 琼脂 生产工艺 葡萄糖 芽眼 磷酸二氢钾 高压灭菌 马铃薯汁 无菌条件 亚硒酸钠 一级母种 一级品率 杂菌污染 栽培方式 栽培过程 质量降低 培养基 煮沸 转接 蛋白胨 硫酸镁 温度降 质量比 溶化 试管 切片 分装 去皮 马铃薯 维生素 制备 加压 冷空气 取出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香菇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级母种制备:将马铃薯去皮去芽眼,切片煮沸,取得马铃薯汁,再放琼脂,待琼脂溶化后加入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亚硒酸钠和水,制得1000毫升培养基,分装试管高压灭菌,当压力达到0.05MPa,放冷空气回零,加压到0.14MPa维持30分钟回零,取出摆成斜面,在温度降至30℃时,在无菌条件下转接香菇种,经25℃恒温下培养15天左右长满斜面,得到一级种。本发明的产量和质量比普通香菇提高10%以上,一级品率增加20%,硒含量每公斤香菇达1.6毫克,与一般香菇相比增加160倍,解决了现有的富硒香菇栽培方式在栽培过程中容易被杂菌污染,导致复习香菇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菇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富硒香菇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硒(Se)是人体内的高效氧化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功能。1973年,WHO和国际营养组织确认它为人体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全世界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硒缺乏的问题,通过生产富硒农产品可以使该问题得到解决。早在1984年,芬兰就已利用含硒酸钠的肥料生产谷物并取得成功。90年代初,我国各地也陆续开始富硒农产品生产。由此,富硒农产品生产经历了一个从低效分散到高效集中的过程。目前我国富硒农产品已初具规模,主要有富硒食用菌、富硒稻米、富硒茶叶等30多个品种。其中,富硒食用菌的发展有着明显优势。

目前,国内外已对多种食用菌进行了富硒栽培研究及生产,诸如:金针菇、平菇、灵芝、猴头菇、木耳、香菇、茶树菇、秀珍菇、鸡腿菇等。由于不同食用菌对硒的耐受力和富集力不同且差异较大,所以在生产中常常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硒的添加。通过综合考虑硒的添加方式、生产方式、添加量、菌体(丝)产量、富集力、回收率、生产成本和安全性,来确定具体菇种的生产方式,现有的富硒香菇栽培方式在栽培过程中容易被杂菌污染,导致复习香菇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富硒香菇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香菇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硒香菇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一级母种制备:将马铃薯去皮去芽眼,切片煮沸,取得马铃薯汁,再放琼脂,待琼脂溶化后加入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亚硒酸钠和水,制得1000毫升培养基,分装试管高压灭菌,当压力达到0.05MPa,放冷空气回零,加压到0.14MPa维持30分钟回零,取出摆成斜面,在温度降至30℃时,在无菌条件下转接香菇种,经25℃恒温下培养15天左右长满斜面,得到一级种;

(2)二级母种制备:拌匀分装菌种瓶,棉塞封口灭菌,压力在0.05MPa时降温为零,回零后加压升至0.14MPa时,持续3小时,温度降至30℃以下无菌条件接入一级母种,每只一级母种转接5-8瓶原种,在25℃的黑暗环境中培养40天左右得到二级种;

(3)三级母种制备:栽培种用聚乙烯套袋生产,常压灭菌,温度达100℃时再维持48小时,出锅后袋降温至30℃以下时,无菌条件下加入二级种,经过培养得到三级种;

(4)富硒香菇栽培:在培养基培养料中再添加液态有机硒肥,用聚乙烯套袋生产,常压灭菌,温度达100℃持续48小时,出锅后温度降至30℃以下,无菌条件下接入三级种即为生产袋。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25g、蛋白胨1-3g、磷脂二氢钾0.5-1.5g、硫酸镁0.5-1.5g、维生素B10.5-1.5g、亚硒酸钠适量、水1000毫升。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按重量比例选取原料:木屑78%、麸皮20%、硫酸镁1%、石膏1%、亚硒酸钠适量、料水重量比为1: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4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