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形束X射线管和背散射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7363.8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0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丁富华;吴万龙;金颖康;唐乐;曹硕;蔡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14 | 分类号: | H01J35/14;H01J35/08;H01J35/24;G01N23/20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胡良均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形 阳极 检测设备 背散射 阴极 长度延伸 发射电子 一端设置 阴极配置 不垂直 射出 配置 | ||
本公开提供笔形束X射线管和背散射检测设备。笔形束X射线管包括:外壳;阳极,所述阳极的至少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至少一端的端面与阳极的长度延伸方向不垂直;靶,设置在所述阳极的至少一端端面;阴极,所述阴极配置成朝向所述靶并且能够发射电子到所述靶;以及笔形束模块,配置于所述阳极的所述至少一端附近用以将所述靶产生的X射线调制成笔形X射线束从笔形束X射线管射出。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射线发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笔形束X射线管和背散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背散射成像技术因其辐射量剂量低、安全性好和对轻质材料敏感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货物和车辆的安全检查领域。背散射成像技术采用笔形束扫描方式,因此需要将常规X射线管所产生的扇形束或者锥形束调制成笔形束。
然而,常规的笔形束扫描装置包括X射线管组件、高压电源、笔形束扫描及其驱动机构等,部件较大且比较分散。这使得其在小型或便携产品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笔形束X射线管,包括:
外壳;
阳极,所述阳极的至少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至少一端的端面与阳极的长度延伸方向不垂直;
靶,设置在所述阳极的至少一端端面;
阴极,所述阴极配置成朝向所述靶并且能够发射电子到所述靶;以及
笔形束模块,配置于所述阳极的所述至少一端附近用以将所述靶产生的X射线调制成笔形X射线束从笔形束X射线管射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笔形束模块包括防护转筒,其中防护转筒包围所述阳极的至少一端,并且允许阴极发射的电子到达靶,屏蔽散射的电子和靶产生的X射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转筒设置有至少一个射线出射孔用以调制靶产生的X射线,形成至少一个笔形X射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转筒配置成能够围绕所述阳极旋转,从而通过至少一个射线出射孔形成的至少一个笔形X射线束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扫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笔形束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阳极上靠近至少一端的电枢铁芯和围绕在电枢铁芯上的电枢绕组,以及对应电枢铁芯设置在防护转筒内壁上的多个永磁体,以便在电枢绕组形成变化的磁场时电枢绕组与多个永磁体相互作用而驱动防护转筒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笔形束模块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连接外电源,并且提供变化的电流至电枢绕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笔形束模块包括设置在阳极上的轴承,所述轴承支撑所述防护转筒以允许防护转筒围绕所述阳极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包括走线管道用以布置将所述笔形束模块电连接至外部的电源线和信号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所述笔形束模块出射的笔形X射线束垂直于所述阳极的长度延伸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所述笔形束模块出射的笔形X射线束与所述阳极的长度延伸方向成一角度。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背散射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笔形束X射线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笔形束X射线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笔形束X射线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接头的结构;
图4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笔形X射线束扫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回旋管收集级
- 下一篇:一种低真空条件下的质谱离子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