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及倒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7852.5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琪;莫汕军;吴高秋;庄灵申;吴法聪;吴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柏思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17/20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叶小勤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端口 倒角 装置 方法 | ||
1.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包括机架(10),机架(10)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卡盘(11),卡盘(11)由气缸(12)驱动开合,并由驱动电机(13)带动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上设置有竖直导轨(14),所述竖直导轨(14)上设置有悬臂(16),所述悬臂(16)上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刀具连接杆(17),所述刀具连接杆(17)的末端设置有球形量具(20),用于测量倒角深度和弧度,所述球形量具(20)的下半部设置有刀头(201);所述球形量具(20)的表面涂覆有一层碳化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16)的末端设置有Z向驱动电机(15),驱动悬臂(16)沿所述竖直导轨(14)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连接杆(17)的端部设置有X向驱动电机(18),驱动刀具连接杆(17)沿所述悬臂(16)横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16) 上设置有限位开关(19),位于所述卡盘(11)的上方,限制所述刀具连接杆(17)横向移动至 锥齿轮(21)内孔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量具(20)的直径大于锥齿轮(21)内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量具(20)的表面设置有经线型凹槽(202),所述刀头(201)固定于经线型凹槽(20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型凹槽(202)的边沿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刀头(201)在经线型凹槽(202)内有多个安装位置(20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进行倒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锥齿轮放置在卡盘内,启动气缸,卡盘收紧,固定住锥齿轮;
S2、启动驱动电机,使锥齿轮匀速旋转;
S3、对刀后,Z向驱动电机带动悬臂下移,刀头与锥齿轮接触,并开始切削,同时,X向驱动电机驱动刀具连接杆向锥齿轮的中心线移动,当刀具连接杆触碰限位开关时,刀具连接杆的中心线与锥齿轮的中心线重合,Z向驱动电机和X向驱动电机均停止,卡盘停止旋转,球形量具与锥齿轮内孔的端口贴合,并测量倒角的深度和弧度;S4、测量完毕后,悬臂和刀具连接杆复位,卡盘打开,将合格的锥齿轮归类,往复循环, 完成锥齿轮的倒角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柏思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柏思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78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的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冷轧带钢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