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座组装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8520.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6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疏奇奇;易鑫;冯二浩;武珠林;范函;刘磊磊;吴玉跃;韦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组装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座组装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对端子座定位的端子座定位座,还设有用于对互感器进行定位的互感器定位座,所述互感器定位座包括主体支座和位于主体支座轴向至少一侧的连接片支座,所述主体支座上设有用于定位互感器主体的定位凹槽,所述连接片支座具有用于与互感器连接片的板面贴合的连接片定位面。这样一来,在将互感器组装到端子座上时,主体支座的定位凹槽和连接片支座的连接片定位面分别可以对互感器的主体和连接片进行定位,由此解决了互感器不好定位的问题,加快了组装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座组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电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现有的智能电表一般都要安装一个继电器和一个互感器,两者分别与端子座上的端子连接在相适配的位置,三者之间通常是通过螺钉相互固定。
授权公告号为CN206362843U,授权公告日为2017.07.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相电能表的端子座总成,该单相电能表包括继电器和互感器,包括四个铜端子和用于容纳各个铜端子的端子座,设于继电器上并与继电器连接的两块第一金属连接板分别与两个铜端子的平板可拆连接,设于互感器上并与互感器电连接的2块第一金属连接板分别与两个铜端子的平板可拆连接。
在组装上述端子座总成时,继电器的定位是比较容易的,根据不同厂家的要求将继电器安装成与端子座呈相应的角度即可,但是由于互感器具有圆弧面,而且端面上具有两个连接板,导致在安装时定位比较困难。
常用的一种互感器1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圆柱形结构的互感器主体11,互感器主体11的两个圆端面上各设有一个用来与接线端子连接的互感器连接片12,互感器连接片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3。一种继电器2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继电器主体21,继电器主体21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两个用于与接线端子连接的继电器连接片22,继电器连接片2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3。端子座3的结构简图如图4所示,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端子座主体32,端子座主体32的顶面上设有用于与外界线路连接的接线板36,端子座主体32的侧面设有用于与继电器连接片22相连接的继电器固定板31,继电器固定板31上设有继电器固定孔33,侧面上还设有用于与互感器连接片12相连接的互感器固定板34,互感器固定板34上设有互感器固定孔35。
目前互感器、继电器与端子座的安装过程,通常为手工作业,手动将继电器和互感器安装在相应的位置,使继电器和互感器与端子上的安装孔相互对应,手工打入螺钉,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手工拧螺钉,可能存在漏拧或是没有拧紧的情况,生产质量难以保证,不良率高,一致性较差。如果采用自动拧螺钉的设备对端子座进行组装作业时,对精度要求较高,由此需要一种定位装置对其端子座的组装过程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端子座的组装过程中能够较方便的定位互感器以将其连接在端子座上的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端子座组装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对端子座定位的端子座定位座,还设有用于对互感器进行定位的互感器定位座,所述互感器定位座包括主体支座和位于主体支座轴向至少一侧的连接片支座,所述主体支座上设有用于定位互感器主体的定位凹槽,所述连接片支座具有用于与互感器连接片的板面贴合的连接片定位面。这样一来,在将互感器组装到端子座上时,主体支座的定位凹槽和连接片支座的连接片定位面分别可以对互感器的主体和连接片进行定位,由此解决了互感器不好定位的问题,加快了组装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凹槽为与互感器主体外圆周面适配的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定位面由连接片支座顶部的平面形成。由此可以较为简单的实现连接片的板面与连接片定位面的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支座上设有用于避让互感器和端子座的螺纹连接件的避让孔。这样一来,在连接件将互感器和端子座连接在一起后,便于将组装件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8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