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4900.9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5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饶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3/00 | 分类号: | C08L13/00;C08L9/08;C08L23/28;C08K13/04;C08K7/28;C08K5/098;C08K3/32;C08K3/04;C08K5/12;C08K5/13;C08K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复合材料 液压油管 耐腐蚀 制备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丁基化羟基甲苯 端羧基丁腈橡胶 氯化聚乙烯树脂 抗老化性能 氨基己酸 丁苯胶乳 聚磷酸铵 空心微珠 耐腐蚀性 使用寿命 亚磷酸酯 硬脂酸钡 硬脂酸镁 重量份数 补强剂 促进剂 固化剂 硫化剂 增塑剂 阻燃剂 炭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端羧基丁腈橡胶80‑120份,丁苯胶乳8‑1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24份,氯化聚乙烯树脂10‑20份,硬脂酸镁3‑6份,丁基化羟基甲苯3‑7份,硬脂酸钡2‑6份,六氨基己酸3‑8份,促进剂2‑5份,固化剂1‑3份,亚磷酸酯4‑8份,聚磷酸铵3‑7份,补强剂2‑7份,微空心微珠6‑12份,增塑剂3‑6份,阻燃剂1‑3份,炭黑3‑8份,硫化剂1‑3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性强、抗老化性能好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动力系统广泛被应用于煤炭、冶金、水泥、港口、矿山、石油、汽车、纺织、轻工、工程机械、建筑、海洋、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液压油管是液压动力系统的部件之一,液压油管的耐腐蚀性和抗老化性对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提高,现有技术制得的液压油管的耐腐蚀性和抗老化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其工业应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性强、抗老化性能好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端羧基丁腈橡胶80-120份,丁苯胶乳8-1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24份,氯化聚乙烯树脂10-20份,硬脂酸镁3-6份,丁基化羟基甲苯3-7份,硬脂酸钡2-6份,六氨基己酸3-8份,促进剂2-5份,固化剂1-3份,亚磷酸酯4-8份,聚磷酸铵3-7份,补强剂2-7份,微空心微珠6-12份,增塑剂3-6份,阻燃剂1-3份,炭黑3-8份,硫化剂1-3份。
优选地,所述的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端羧基丁腈橡胶100份,丁苯胶乳1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2份,氯化聚乙烯树脂13份,硬脂酸镁5份,丁基化羟基甲苯5份,硬脂酸钡4份,六氨基己酸6份,促进剂5份,固化剂1份,亚磷酸酯7份,聚磷酸铵4份,补强剂5份,微空心微珠8份,增塑剂4份,阻燃剂2份,炭黑5份,硫化剂2份。
优选地,所述的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端羧基丁腈橡胶120份,丁苯胶乳13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份,氯化聚乙烯树脂15份,硬脂酸镁5份,丁基化羟基甲苯3份,硬脂酸钡5份,六氨基己酸4份,促进剂3份,固化剂1份,亚磷酸酯4份,聚磷酸铵5份,补强剂3份,微空心微珠9份,增塑剂5份,阻燃剂1份,炭黑6份,硫化剂1份。
优选地,所述的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端羧基丁腈橡胶90份,丁苯胶乳1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4份,氯化聚乙烯树脂12份,硬脂酸镁4份,丁基化羟基甲苯6份,硬脂酸钡3份,六氨基己酸6份,促进剂5份,固化剂3份,亚磷酸酯8份,聚磷酸铵5份,补强剂4份,微空心微珠10份,增塑剂3份,阻燃剂3份,炭黑7份,硫化剂2份。
所述的耐腐蚀液压油管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各原料组分;
(2)在密炼机中加入端羧基丁腈橡胶、丁苯胶乳、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氯化聚乙烯树脂、硬脂酸镁、丁基化羟基甲苯、硬脂酸钡、六氨基己酸、亚磷酸酯、聚磷酸铵、补强剂、微空心微珠和炭黑,然后启动密炼机进行第一次混炼,混炼时间15-16分钟,温度为60-65℃;
(3)再向密炼机中加入增塑剂、阻燃剂、促进剂和固化剂进行第二次混炼,混炼时间17-20分钟,温度为110-114℃,然后冷却排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4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