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图形用户接口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1090.1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A·科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杨晓光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形对象 虚拟距离 三维图形 用户接口 预定标准 关联 计算机程序代码 存储器 处理器 触敏显示器 阈值平面 禁用 三维 配置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三维图形用户接口。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至少一种处理器和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致使三维图形用户接口的视图被显示在触敏显示器上,所述三维图形用户接口包括多个图形对象的三维布置;通过将与每个图形对象关联的虚拟距离与阈值平面进行比较,来识别关联虚拟距离满足预定标准的至少一个图形对象;识别关联虚拟距离不满足预定标准的一个或多个图形对象;以及针对关联虚拟距离满足预定标准的识别到的至少一个图形对象启用单独可选择性,对关联虚拟距离不满足预定标准的任何图形对象禁用单独可选择性。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80033668.X,申请日为2013 年4月23日,发明名称为“三维图形用户接口”。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大体上涉及致使显示三维图形用户接口,更具体地,涉及致使在触敏装置上显示三维图形用户接口。
背景技术
三维(3D)图形用户接口(GUI)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它们潜在地能够比二维(2D)GUI呈现出更多的图形信息/对象。目前,大多数3D GUI 交互是利用游戏机或者个人计算机(PC)来进行的。在这些环境中,可以移动光标或者焦点对GUI中甚至非常小的虚拟项进行高亮,并且随后与这些虚拟项进行交互。这使得可以直接与所有清晰可见项进行交互。然而,触摸屏交互是不同的。在触摸屏交互中,对象通过触摸输入来进行交互,与对象进行交互或者选择对象的能力由手指大小限制。3D GUI可以包括太小而不能准确进行交互的对象。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中,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致使三维图形用户接口的视图被显示在触敏显示器上,所述三维图形用户接口包括多个图形对象的三维布置,每各个图形对象在显示时具有关联显示参数;识别关联显示参数满足预定标准的至少一个图形对象;以及针对识别到的至少一个图形对象启用单独可选择性,其中,每个单独可选择的图形对象可利用触摸输入来选择,以及其中,利用触摸输入单独选择图形对象致使针对所选择的图形对象执行动作。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调整识别到的至少一个图形对象的外观,从而向用户指示所述图形对象是单独可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识别关联显示参数不满足所述预定标准的多个图形对象;以及通过致使将关联显示参数不满足所述预定标准的识别到的多个图形对象移入集群中来致使调整图形对象的所述三维布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经由触摸输入来启用所述集群的可选择性。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接收信号,所述信号指示针对所述集群已经接收到触摸输入;通过改变观看调整后的三维布置的视点,直到与所述集群中每个图形对象相关联的显示参数满足所述预定标准为止,来做出响应;以及,启用所述集群中每个图形对象的单独可选择性。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致使显示与显示参数不满足所述预定标准的每个图形对象相关联的操作柄,其中,与所述操作柄的至少一部分相关联的显示参数满足所述预定标准;以及,启用与每个图形对象相关联的所述操作柄的可选择性。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接收指示请求改变观看三维图形用户接口接口的视点的信号;通过将所述三维图形用户接口的改变后的视图显示在所述触敏显示器上来做出响应;针对改变后的视图计算交互度量;以及,通过自动调节观看所述三维图形用户接口的视点或者通过调节所述多个图形对象的布置来优化所述交互度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1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