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软体机器鱼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8392.3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震;金湖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H1/36 | 分类号: | B63H1/36;B63H11/08;B63H11/04;B63H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韩德祯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鱼 软体 鱼头 鱼尾 直流电机 轴流泵 鳍翅 硅橡胶 驱动器 控制模块 探测模块 外部材料 液体弹性 灵活度 续航力 隐蔽性 背鳍 柔软 噪声 电机 勘探 侦察 秘密 申请 | ||
本申请中的一种仿生软体机器鱼,包括安装中鱼头(a)中的探测模块(1)与控制模块(2),鱼头(a)后侧的鱼肚(b)处设有电机,鱼肚(b)的后侧设有鱼尾(c),其中,所述仿生软体机器鱼的鱼头(a)下侧设有鳍翅(8),鳍翅(8)连接在鱼头(a)后下侧与鱼肚(b)之间,鱼肚(b)处设有直流电机(3),直流电机(3)的上部设有背鳍(4),直流电机(3)与鱼尾(c)之间连接有轴流泵(5),轴流泵(5)后侧的鱼尾(c)处设有液体弹性驱动器(6),仿生软体机器鱼的外部材料采用硅橡胶制成;利用机器鱼柔软的身体来降低阻力和噪声,提高灵活度、续航力和隐蔽性,实现软体机器鱼水下长时间秘密勘探和侦察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仿生机器人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勘探和侦查水下环境的软体机器鱼。
背景技术
仿生机器鱼是指模仿大自然鱼类而进行研发的一类新型机器人,主要承担着勘探和侦查水下环境的重要使命。
目前,仿生机器鱼主要采用传统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材料制作而成,很少采用软体智能材料,但是随着不断发展和升级的制造工艺和软体智能材料,人们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仿生软体机器鱼上,因为传统的仿生机器鱼刚度大、能耗高、隐蔽性差,而仿生软体机器鱼具有结构柔软度高,环境适应性好,灵活机动等优点。
在水下环境探测方面,仿生软体机器鱼取代传统的软体机器鱼已是发展趋势,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柔软、对环境影响小、能耗低、续航力和隐蔽性强的仿生软体机器鱼。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仿生软体机器鱼。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仿生软体机器鱼,包括安装中鱼头中的探测模块与控制模块,鱼头后侧的鱼肚处设有电机,鱼肚的后侧设有鱼尾,其中,所述仿生软体机器鱼的鱼头下侧设有鳍翅,鳍翅连接在鱼头后下侧与鱼肚之间,鱼肚处设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上部设有背鳍,直流电机与鱼尾之间连接有轴流泵,轴流泵后侧的鱼尾处设有液体弹性驱动器,仿生软体机器鱼的外部材料采用硅橡胶制成。
所述鱼尾一端与直流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头上固定连接有尾鳍。
所述轴流泵的下侧的鱼肚边缘上设有胸鳍。
所述液体弹性驱动器中包括有横向设置在鱼尾中的鱼尾中间隔板,鱼尾中间隔板的两侧分别有鱼尾左液舱和鱼尾右液舱。
所述鱼尾的两个端头分别为鱼尾前约束与液舱出水口,鱼尾前约束中设有液舱进水口连通至鱼尾左液舱和鱼尾右液舱。
所述鳍翅沿着鱼头下侧向鱼肚中延伸有转动副,转动副与鱼肚中的伺服电机连接。
所述鱼肚处设有直流电机上安装有滚珠轴承及轴流泵液体出口。
一种仿生软体机器鱼的游动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仿生软体机器鱼放入液体中,通过转动副上下转动可以带动鳍翅上下转动,从而实现机器鱼倾斜游动;
步骤2:通过轴流泵与鱼尾通过胶水连接,鱼尾有两个进水口和排水口,鱼尾通过排水口向后排水,从而使得机器鱼获得向前游动的动力;
步骤3:轴流泵通过往鱼尾左液舱排水,使得鱼尾左液舱膨胀向右弯曲,从而驱动机器鱼向右转向;或
轴流泵通过往鱼尾右液舱排水,使得鱼尾右液舱膨胀向左弯曲,从而驱动机器鱼向左转向。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机器人运行姿态的调节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型船只外用风力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