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智能浮动观测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3942.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新;连琏;黄琰;张浩;曹军军;姚宝恒;乔佳楠;马纯永;李春阳;于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8/14 | 分类号: | B63G8/14;B63G8/22;B63G8/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测装置 浮动 智能 观测机构 机翼组件 控制系统 水平机翼 耐压舱 侧部设置 海洋观测 横向剖面 技术难点 伸缩机构 预定轨迹 纵向剖面 容纳槽 滑行 上浮 下潜 机翼 观测 狭窄 精细 | ||
1.一种水下智能浮动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舱机构、调节机构、控制观测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控制观测机构均设置在罩舱机构内;
通过调节机构能够驱使罩舱机构实现上浮、下潜、纵向剖面潜入、横向剖面滑行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智能浮动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翼组件(6);
所述机翼组件(6)包括机翼伸缩机构(601)、水平机翼(602);
所述罩舱机构,包括耐压舱(19);
所述耐压舱(19)侧部设置有水平机翼容纳槽;
当纵向剖面潜入时,所述机翼伸缩机构(601)驱动水平机翼(602)缩进至水平机翼容纳槽内,并能够使水平机翼容纳槽的口部与水平机翼(602)在同一平面上;
当横向剖面滑行时,所述机翼伸缩机构(601)驱动水平机翼(602)从水平机翼容纳槽内伸出;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浮力调节系统(3)、姿态调节系统(20);
所述浮力调节系统(3)通过头部球端盖(2)与姿态调节系统(20)相连接;
所述浮力调节系统(3)包括填充有液体的囊部(1);
所述囊部(1)包括外囊、内囊;
通过液体在外囊、内囊之间抽离或推进实现囊部(1)体积发生变化,进而驱使水下智能浮动观测装置进行下潜、上浮;
所述姿态调节系统(20)包括质量块;
所述质量块位于水下智能浮动观测装置的质心位置处;
所述质量块的重心相对于中轴线偏置设置;
所述质量块绕轴向旋转时质量块重心的位移,能够使得罩舱机构整体的重心移到或者移出罩舱机构的中轴线;
所述质量块沿轴向靠近或者远离艉部时质量块重心的位移,能够使得罩舱机构整体的重心沿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智能浮动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观测机构包括能源系统(21);
所述能源系统(21)包括电池机构、发电机构;
所述电池机构包括锂电池组(2101);
所述发电机构包括温差能发电部(2102)、波浪能发电部(2103);
由艏部至艉部方向,所述锂电池组(2101)、温差能发电部(2102)以及波浪能发电部(2103)依次设置;
所述锂电池组(2101)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锂电池组(2101)通过串联和/或并联方式连接;
所述控制观测机构,还包括电子舱(22);
所述电子舱(22)位于机翼组件(6)的内侧;
所述电子舱(22)包括自主规划部(2201)、航行控制部(2202)以及负载传感器控制部(2203);
由艏部至艉部方向,所述航行控制部(2202)、负载传感器控制部(2203)以及自主规划部(2201)依次设置;
所述耐压舱(19)包括耐压前舱(1901)、耐压中舱(1902)、耐压后舱(1903)以及耐压端盖(1904);
由艏部至艉部方向,所述耐压前舱(1901)、耐压中舱(1902)以及耐压后舱(1903)依次设置;
所述耐压前舱(1901)、耐压中舱(1902)以及耐压后舱(1903)通过耐压端盖(1904)相互连接;
所述耐压端盖(1904)的数量为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9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柱塞式深水潜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