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变道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9118.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5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魏丹;王殿超;张忠洋;高伟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50/14 | 分类号: | B60W50/14;G01J5/00;G01S13/08;G01S13/58;G01S13/93;G08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李烨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道 汽车变道 传感器检测 微控制器 预警 转向灯开关 车载终端 通讯装置 信号传递 预警提醒 预警装置 警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道预警方法,包括:步骤一、变道预警装置随转向灯开关开启;步骤二、传感器检测本车的速度、第一相关车辆的速度、第二相关车辆的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相关车辆与所述第二相关车辆之间的距离;步骤三、微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本车的速度、第一相关车辆的速度、第二相关车辆的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相关车辆与所述第二相关车辆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可以变道;步骤四、当微控制器判断不可以变道时,通过通讯装置将信号传递到车载终端对驾驶员进行预警提醒。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变道预警方法,能够在车辆即将变道但不适合变道时,对驾驶员发出警报,提高变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主动安全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变道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在迅速增加,公路交通事故日趋严重。汽车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方便,还有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成的巨大损失。所以进行交通安全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车辆的被动安全,比如安装保险杠,安全带,安全气囊,以减少车祸带来的伤害。保险杠虽然能在产生碰撞时起到保护作用,却不能降低对被撞物的伤害,特别是行人的保护。安全带、安全气囊在碰撞中不一定能给予驾驶员及乘客应有的保护,有时反而对乘客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而且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行人保护。这些被动安全措施都不能解决车辆在碰撞中造成危害以及对行人保护的问题。
其中,部分交通事故就是由汽车变道引起的。当汽车变道时,如果与预进入车道的车辆距离太小,或车速太快,很容易发生碰撞或者追尾等交通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后视镜观察后面行使的车辆,由于视角等原因有可能存视觉误差,或者驾驶员驾驶经验不足,在不适合车辆变道时进行变道,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设计一种在汽车变道时的主动预警装置,在即将变道但不适合变道时,对驾驶员进行提醒,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道预警方法,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是能够在汽车不适合变道时有效报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道预警方法,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二是通过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监测进而使汽车变道预警更加准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变道预警方法,包括:
步骤一、变道预警装置随转向灯开关开启;
步骤二、传感器检测本车的速度、第一相关车辆的速度、第二相关车辆的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相关车辆与所述第二相关车辆之间的距离;
步骤三、微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本车的速度、第一相关车辆的速度、第二相关车辆的速度以及所述第一相关车辆与所述第二相关车辆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可以变道;
步骤四、当微控制器判断不可以变道时,通过通讯装置将信号传递到车载终端对驾驶员进行预警提醒。
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三中,采用BP神经网络对是否可以变道进行判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采样周期,通过传感器测量本车速度V0,第一相关车辆速度V1,第二相关车辆速度V2,第一相关车辆与第二相关车辆之间的距离L,微控制器确定第一相关车辆与第二相关车辆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差值ΔL;
步骤2、依次将参数进行规格化,确定三层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向量x={x1,x2,x3,x4};其中,x1为本车速度系数、x2为第一相关车辆速度系数、x3为为第二相关车辆速度系数、x4为第一相关车辆与第二相关车辆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差值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91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