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4289.8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8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忠春;桂玉燕;王丹;胡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C2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闫丽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巢湖市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多功能 起落架 |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包括连接盘和对称设置在连接盘底部的两个第一起落装置,连接盘的底部还设有第二起落装置,第二起落装置和两个第一起落装置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并且三者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连接盘上设有用以驱动两个第一起落装置和一个第二起落装置能够同步收纳或者张开的驱动装置,连接盘顶部的周边通过若干连接支架与无人机的机身底部连接,本实用能够在无人机上升或者降落中,灵活的将第一倾斜臂以及第二倾斜臂进行调整,以此达到对降落中的无人机引导支撑,以及满足飞行中的无人机下方的摄像头全方面照射,并且飞行中也可以保护机翼不受撞击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遥测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可分别多种类别,其中有一类别乃是多旋翼无人机,同时也可叫做多轴无人机,根据螺旋桨数量,又可细分为四旋翼、六旋翼、八旋翼等。一般认为,螺旋桨数量越多,飞行越平稳,操作越容易。多旋翼无人机机广泛用于航空遥感、气象研究、农业飞播和病虫害防治中,其机身下方会设置有信息采集摄像头;传统的多旋翼无人机的起落架都是与机身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无法活动,在日常飞行工作中,传统的起落架会使得采集摄像头的照射范围不够大,并且由于一些地面对无人机的操作者的操作手法不熟练,当无人机进行下落的时候,会发生机身前端前倾的问题,那么机身完全下落后,期间会与地面产生摩擦,久而久之导致无人机的使用时间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多功能起落架,包括连接盘和对称设置在连接盘底部的两个第一起落装置,连接盘的底部还设有第二起落装置,第二起落装置和两个第一起落装置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并且三者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连接盘上设有用以驱动两个第一起落装置和一个第二起落装置能够同步收纳或者张开的驱动装置,连接盘顶部的周边通过若干连接支架与无人机的机身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起落装置结构相同,并且二者均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从动杆、第一倾斜臂以及第一缓冲行走件,第一从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块铰接在连接盘下方,第一倾斜臂与第一从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缓冲行走件设置在第一倾斜臂远离第一从动杆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行走件包括中空结构的空心管和两个实心管,空心管为U型结构,空心管远离其开口面的一侧与第一从动杆连接,空心管的开口位置的两端均为敞口设置,两个实心管分别能够滑动的插设在空心管的两端内,两个实心管远离空心管的一端均开设有铰接缺口,铰接缺口内设有第一行走杆,第一行走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扭簧铰接在铰接缺口内,并且其另一端设有第一行走轮,第一扭簧处于常态下,第一行走杆与实心管之间呈135度的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起落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二从动杆以及第二倾斜臂,第二从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块铰接在连接盘的下方,第二倾斜臂的一端与第二从动杆另一端连接,第二倾斜臂为中空结构,第二倾斜臂另一端为敞口设置,并且该一端内能够滑动的插设有伸缩臂,伸缩臂远离第二倾斜臂的一端设有第二行走杆,第二行走杆一端通过第二扭簧与伸缩臂铰接,并且其另一端设有第二行走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倾斜臂的长度大于第一倾斜臂的长度,第二行走杆的长度大于第一行走杆的长度,第二行走轮和所有第一行走轮的轴线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从动杆和所有第一从动杆上均套设有一个从动齿,从动齿的周边对称设有呈竖直的驱动条和导向条,驱动条和导向条相近的一侧均设有与从动齿相啮合的齿槽,驱动条和导向条的顶端均自下而上贯穿连接盘并且朝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42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