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2451.2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3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余世炯;柴子晓;叶晓峰;肖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110/02;C08F110/06;C08F4/02;C08F4/642;C08F4/649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聚合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的主体组分由:通式为[MgCl2]a[Mg(OR)2]b[Ti(OR1)4]c(R2OR3)d·nSiO2的复合载体、结构式为R4nAlCl3‑n的烷基铝化合物、四氯化钛TiCl4和给电子体化合物按摩尔比为1:(0.5~4):(1~10):(0~1)反应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过程中四氯化钛用量大幅度降低,且工艺条件温和,流程短,大幅提高了工业生产的环保性并降低了成本。该催化剂可用于乙烯聚合,且在主体组分组成和制备工艺不变的情况下,仅通过添加必要的给电子体化合物就可应用于丙烯聚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烯烃聚合催化剂领域,尤其是丙烯聚合领域,采用卤化镁醇合物以及卤化镁醇合物颗粒作为载体在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是本领域内所公知的。
在现有技术中,含卤化镁的载体可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制备。如US4469648中公开了一种制备含卤化镁球形载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形成熔融状的氯化镁-醇加合物和与该加合物不相溶的低粘度惰性液体的混合物,其比例使熔融加合物形成分散相;(b)使混合物经湍流作用,以得到乳液;和(c)使乳液快速冷却,以固化分散相并收集固体加合物颗粒。具体而言,乳液是由均匀混合物在湍流条件下(雷诺数大于3000)经过比其内径长50-100倍的细管进入到冷冻至-20~-30℃烷烃类溶剂得到的。其次,乳液在管中的线速度和醇镁加合物与不相混溶的惰性液体之间的表面张力是球形加合物颗粒大小的决定因素。
又如US4399054公开了一种高速搅拌法制备球形氯化镁-醇加合物颗粒的工艺方法。是利用高速搅拌把醇合物熔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有一定粘度的惰性介质中,形成乳液后,将乳液快速冷却,从而使加合物立即固化,得到球形氯化镁醇合物颗粒。
除此外,还有中国发明专利CN1463990A中采用了乳化机技术来实现醇合物乳液的形成。在乳液冷冻成型方面,美国专利US6020279采用了喷雾法,中国发明专利CN1580136A则采用了超重力旋转床技术。
可见,所述现有技术中包含了氯化镁-醇加合物的高温熔融(一般都在120~150℃)、醇合物乳液的高速剪切乳化以及乳液的低温冷冻成型(一般在-20~-40℃)等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而且乳液的剪切乳化和冷冻成型都需要特殊设计的工艺设备来实现载体颗粒形态的控制。
为了得到完全熔融的氯化镁-醇加合物,所述现有技术中必须采用比较高的醇用量,每摩尔氯化镁使用3~6摩尔的醇,因此载体中醇含量高,必须进行脱醇处理,得到合适醇含量的载体后才能继续与卤化钛及给电子体反应制备催化剂,否则将造成催化剂破碎及增加载钛反应难度,因此制备工艺流程较长。
在所述现有技术的载钛反应中,为了除去多余的醇类和后续反应生成的钛酸酯类化合物,卤化钛必须过量,按载体中每摩尔镁化合物计算,卤化钛的用量普遍达到20~40摩尔甚至更高,造成大量含钛酸性废液,使催化剂工业化生产的环保处理成本急剧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2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