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除尘散热功能的电力柜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4456.0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装置 排气装置 除尘 体内 柜体 蓄电池 散热功能 电力柜 抽吸 对流 电力设备 柜体内部 气体干燥 散热效率 使用寿命 外部气体 防尘网 海绵块 保证 散热 吹气 集气 入柜 无尘 过滤 侵入 供电 清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除尘散热功能的电力柜,包括柜体,还包括进气装置、排气装置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给进气装置、排气装置供电,进气装置安装在柜体一侧下方用于将外部气体抽入柜体内,排气装置安装在柜体另一侧上方用于对柜体内的气体进行抽吸实现除尘和散热。本发明通过设有相对的吹气斗和集气斗,使得气体在柜体内快速的对流,将热量高效的带离柜体内部,散热效率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柜体内的灰尘进行高效的抽吸,保证设备的清洁,保证设备的工作状态;本发明的设有防尘网和海绵块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保证对流的气体干燥无尘,避免灰尘和水分侵入电力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除尘散热功能的电力柜,属于电力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柜是电力设备安装的机柜,在电力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需要及时的排出柜体,不然热量聚集,容易造成电力设备老化,甚至高温会损坏电力设备,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传统的电力柜只是简单的在柜体的四周开设有散热孔,进行散热,这些散热孔的开设,不仅散热的效率非常有限,无法及时将热量排出柜体,而且容易使得灰尘飘入电力柜,灰尘堆积在电力设备的表面,不仅加快设备的老化,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增加维护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除尘散热功能的电力柜,以用于实现电力柜的除尘及散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除尘散热功能的电力柜,包括柜体1,还包括进气装置2、排气装置17和蓄电池26;
所述蓄电池26用于给进气装置2、排气装置17供电,进气装置2安装在柜体1一侧下方用于将外部气体抽入柜体1内,排气装置17安装在柜体1另一侧上方用于对柜体1内的气体进行抽吸实现除尘和散热。
还包括防尘装置,防尘装置安装在进气装置2中进气管3处用于对外部进入的气体进行除尘。
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3、双轴电机6、右转轴7、左转轴9、风扇叶片Ⅰ10-1、直角弯头Ⅰ11-1、直角弯头Ⅱ11-2、伸缩波纹管Ⅰ12-1和吹气斗13;
所述进气管3安装在柜体1一侧下方,进气管3一端开口用于外部气体进入,进气管3另一端通过直角弯头Ⅰ11-1连通过伸缩波纹管Ⅰ12-1一端,伸缩波纹管Ⅰ12-1另一端通过直角弯头Ⅱ11-2连通吹气斗13的入口,进气管3内设有双轴电机6,双轴电机6设有右转轴7,右转轴7连接防尘装置中的毛刷8,双轴电机6设有左转轴9,左转轴9连接有风扇叶片Ⅰ10-1;通过双轴电机6带动风扇叶片Ⅰ10-1转动,将外部的气体抽入进气管3中。
所述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网4、海绵块5、毛刷8;所述防尘网4设置在进气装置中进气管3的入口处,防尘网4内侧设有海绵块5,通过进气装置中的右转轴7的运动带动毛刷8对防尘网4进行刷洗。
所述排气装置17包括风扇叶片Ⅱ10-2、直角弯头Ⅲ11-3、直角弯头Ⅳ11-4、伸缩波纹管Ⅱ12-2、排气管18、第一驱动电机19和集气斗21;
所述排气管18安装在柜体1另一侧上方,排气管18入口端通过直角弯头Ⅲ11-3连通伸缩波纹管Ⅱ12-2一端,伸缩波纹管Ⅱ12-2另一端通过直角弯头Ⅳ11-4连通集气斗21的出口,排气管18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9,第一驱动电机19通过驱动轴连接有风扇叶片Ⅱ10-2,第一驱动电机19带动风扇叶片Ⅱ10-2转动,对柜体1内的气体进行抽吸实现除尘和散热。
所述排气管18出口端设有一挡板,用于风扇叶片Ⅱ10-2将风从出口端吹出。
还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右移动块14、右丝杆15、导向柱16、左移动块20、左丝杆22、第二驱动电机23、皮带传动结构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4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