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3;5-三嗪-2;4;6-三胺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0370.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卿;卢欢唱;廖龙渝;张祯琦;范桂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51/56 | 分类号: | C07D251/56;C07D251/62 |
代理公司: | 51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兴亮;吴瑞芳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胺 二氰二胺 滴加 三嗪 蒸馏水 合成 氨基 目标化合物 析出 减压过滤 冷却结晶 起始原料 设备要求 真空烘干 常温下 浓盐酸 滤饼 四唑 加热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5‑三嗪‑2,4,6‑三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二氰二胺为起始原料,常温下先将二氰二胺与5‑氨基‑1H‑四唑分散于蒸馏水中,然后滴加少量浓盐酸,滴加完成之后,加热至回流,然后进行冷却结晶,析出固体,减压过滤,得到滤饼后清洗并真空烘干,即得到目标化合物1,3,5‑三嗪‑2,4,6‑三胺。该方法反应温度大大降低且反应过程温和,对反应容器和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和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3,5-三嗪-2,4,6-三胺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3,5-三嗪-2,4,6-三胺(又称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其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塑料、纺织、电气、医药等行业,同时还可用作发泡剂、阻燃剂、绝缘材料和甲醛清洁剂,是精细化工和塑料工业不可或缺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环保型材料。其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二氰二胺(双氰胺)法和尿素法,二氰二胺法大都需要在400-600℃下采用催化剂(电石、金属铝、氯化锂/氯化钾等)将二氰二胺热解12-24h获得1,3,5- 三嗪-2,4,6-三胺,高温反应对容器和反应介质的要求较高;而尿素法的生产成本相对低廉,以氨气为载体,硅胶为催化剂,在380-400℃下分解和缩合生成1,3,5- 三嗪-2,4,6-三胺,此法为工业上常用的制备方法。总体来说,这两种工业方法需要的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对反应容器要求高、耗费能源也较高,不利于工业化长时间的持续反应以及绿色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高效的 1,3,5-三嗪-2,4,6-三胺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反应温度大大降低且反应过程温和,对反应容器和设备要求低。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3,5-三嗪-2,4,6-三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二氰二胺为起始原料,常温下先将二氰二胺与5-氨基-1H-四唑分散于蒸馏水中,然后滴加少量浓盐酸,滴加完成之后,加热至回流,然后进行冷却结晶,析出固体,将所得固体进行减压过滤,得到滤饼后用水清洗并真空烘干,即得到目标化合物1,3,5-三嗪-2,4,6-三胺。
进一步的,所述二氰二胺与5-氨基-1H-四唑的摩尔比为(1~1.2):1。
进一步的,所述二氰二胺与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2)g:20ml,所述 5-氨基-1H-四唑与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2)g:20ml。
进一步的,所述蒸馏水与浓盐酸的体积比为20:(0.5~2)。
进一步的,所述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38%。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反应温度为80~100℃,回流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结晶的温度为2~8℃,冷却结晶的时间为10~24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得固体进行减压过滤时的压力为400~500mmHg。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烘干的温度为25~60℃,烘干时间为2~6h,真空度为 0.05~0.08MPa。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本发明的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0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