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钢板形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5109.1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4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野;高仁辉;王学伦;李远旭;包红军;蒋维科;卢欢;曹祥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76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带钢板形 平整 矫直机 平整机 矫直 钢板 板形要求 钢板焊接 工艺优化 剪切工序 浪形缺陷 入口活套 热轧板 热轧卷 板形 拆卷 对极 分卷 卷取 浪形 上料 调试 送入 合格率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钢板形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带钢依次进行上料、拆卷和剪切工序;(2)将钢板焊接后,送入入口活套;(3)将待平整的钢板使用矫直机进行矫直;(4)将矫直后的钢板使用干平整机进行平整;(5)将平整后的带钢依次进行分卷、卷取。在平整机的前一工序设置矫直机,改善带钢的板形,控制带钢的浪形缺陷,提高带钢板形的合格率,满足用户对极薄热轧板的板形要求,调试初期生产热轧卷Q235B钢质,浪形改判率9.8%,经过工艺优化,降低到1.2%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钢板形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轧钢工艺技术不断进步,热轧薄板的性能正向冷轧板接近,使“以热代冷”在技术上得以实现,而ESP生产工艺的开发,实现了国内热轧极薄热轧带钢产品的生产。
但从ESP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看,极薄的热轧带钢板形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带钢表面易出现浪型缺陷;
2、带钢表面易出现横折缺陷;
3、带钢板形不易控制。
上述问题严重影响用户对ESP的产品的认可度。
因此,为改善热轧极薄带钢板形问题,能够提升ESP的产品质量,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带钢板形的控制方法,在平整机的前一工序设置矫直机,改善带钢的板形,控制带钢的浪形缺陷,提高带钢板形的合格率,满足用户对极薄热轧板的板形要求,调试初期生产热轧卷Q235B钢质,浪形改判率9.8%,经过工艺优化,降低到1.2%以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钢板形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带钢依次进行上料、拆卷和剪切工序;
(2)将钢板焊接后,送入入口活套;
(3)将待平整的钢板使用矫直机进行矫直;
(4)将矫直后的钢板使用干平整机进行平整;
(5)将平整后的带钢依次进行分卷、卷取。
在平整机的前一工序设置17辊矫直机,能够改善带钢的板形。
所述矫直机采用17辊矫直机。
所述矫直机的入口压入量△L1≤0.8mm,矫直装置的出口压入量△L2≤0.5mm。调整入口压入量和出口压入量在设定范围,能够避免带钢表面出现横折缺陷,有利于带钢板形的控制。
所述平整机的工作辊的辊型为凹辊型。相对于平辊和凸辊型,采用凹辊型能够有效的改善带钢的板形。
所述工作辊的辊型曲线为-0.04mm。
所述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为:0.34~0.45um。
所述工作辊的辊径差≤0.5mm。
所述工作辊的直径D为:500mm~550mm。
所述平整机采用整平轧制力控制模式,轧制力稳定,延伸率波动,有利于控制带钢板形。
所述平整机的轧制力为:1200~2500K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5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