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零中频芯片的宽带多服务收发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3822.2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9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陈爱新;陈远航;刘晓滨;姚宜东;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0 | 分类号: | H04B1/00;H04B1/40;H04B1/58;H04W5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晓飞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频 芯片 宽带 服务 收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中频芯片的宽带多服务收发机系统,包括零中频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零中频数模转换模块实现射频信号与信号处理模块中的基带信号之间转换,信号处理模块对多路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并打包。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重采样的多载波合路与分路方法,多载波合路方法是先变换各路基带信号的速率,并分别进行数字变频,然后进行数字合路并调制为宽带基带信号,最终送至零中频模块进行射频调制,多载波分路方法是先对零中频模块接收的宽带基带信号进行分频段数字变频,然后对分路后的各基带信号进行速率变换。本发明扩展性好,通过配置频点即可改变该系统支持的频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零中频芯片的宽带多服务收发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收发机在无线通信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功率放大、镜像抑制、滤波、变频等,将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转化为低频信号并送给后端进行数字处理,或者是将基带信号进行变频和放大转化为天线发射的高频信号。射频收发机正朝着多服务、低功耗、低成本、小体积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的多服务收发机大多是通过单服务硬件链路的简单复制来实现多服务功能,此种收发机的主要问题在于成本高、体积大、能耗高、可扩展性差。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上,为了使无线通信设备具有较强的组网能力,通常要求其具有同时发射多个相邻载波的能力,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对每个载波进行单独调制,、射频变频和放大,然后再进行射频合路,这种方式硬件实现复杂,通道之间的一致性难以保证,且设备的体积与载波数量呈线性关系。本发明提出了以基于零中频芯片的多服务收发机系统为通用平台,采用多载波合路与分路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通过软件的升级和配置来实现多服务收发机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零中频芯片的宽带多服务收发机系统,解决了能耗高、成本高、体积大、可扩展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零中频芯片的宽带多服务收发机系统,包括:零中频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
零中频数模转换模块接收信号处理模块发送的宽带基带信号,将宽带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发送给外部射频模块;同时接收外部射频模块发送的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宽带基带信号发送给信号处理模块;
时钟模块根据外部远程端的系统时钟同步本地时钟,并将同步后的本地时钟发送给零中频数模转换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处理模块接收零中频数模转换模块发送的宽带基带信号,对宽带基带信号进行多载波分路处理并打包发送给外部远程端;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外部远程端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分包并多载波合路处理,获得宽带基带信号,将宽带基带信号发送给零中频数模转换模块。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多载波分路模块和多载波合路模块;
多载波分路模块接收零中频数模转换模块发送的宽带基带信号,对宽带基带信号进行多载波分路处理,获得N个窄带基带信号,然后将N个窄带基带信号打包发送给外部远程端;所述N为大于2的正整数;
多载波合路模块接收外部远程端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分包为N个窄带基带信号,将N个窄带基带信号进行多载波合路处理,获得宽带基带信号,将宽带基带信号发送给零中频数模转换模块。
所述多载波合路模块包括:第一变频模块、第一增益调节模块、合路模块、第二变频模块;
第一变频模块接收外部远程端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分包为N个窄带基带信号,根据第一本振信号,对N个窄带基带信号进行第一变频处理,获得N个窄带中频信号,将N个窄带中频信号发送给第一增益调节模块;
第一增益调节模块接收第一变频模块发送的窄带中频信号,根据第一训练数据对窄带中频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后输出给合路模块;所述第一训练数据等于下行链路EVM结果最小时的窄带中频信号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3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