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石料填筑体长期变形模拟试验装置及其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2269.0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怡;邓荣贵;文琪鑫;钟志彬;张颖;王园园;冯伟;王拓;陈拔进;董玲;李凯甜;潘玉杰;孟仁凡;林洋;黄博;苏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李蕊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筑体 土石料 支撑装置 模拟试验装置 水循环系统 加载装置 模型箱 变形 底板 压缩变形量 采集装置 浸泡试验 竖向载荷 供水管 回水管 加载 排出 竖向 浸泡 施加 采集 延伸 | ||
1.土石料填筑体长期变形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水循环系统和加载时与支撑装置接触、并延伸至模型箱内对模型箱内的土石料填筑体施加竖向载荷的加载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设置有模型箱;所述加载装置上设置有采集土石料填筑体竖向压缩变形量的采集装置;所述水循环系统通过供水管给模型箱内土石料填筑体提供浸泡试验的水,所述模型箱的底板上连接有用于排出浸泡土石料填筑体的水的回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料填筑体长期变形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所述模型箱内的土石料填筑体提供热空气和/或冷空气的风循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料填筑体长期变形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载时与支撑装置接触、用于提供竖向载荷的千斤顶,每个所述千斤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一用于将千斤顶的点载荷传递为线载荷的U形槽钢连接,所有U形槽钢均与一将线载荷传递为面载荷、且施加载荷时与模型箱内的土石料填筑体接触的加载顶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石料填筑体长期变形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顶板上开设有若干供供水管输出的水流入模型箱内浸泡土石料填筑体的注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料填筑体长期变形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四周的侧壁为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玻璃板与透明玻璃板之间及透明玻璃板与底板之间均密封连接;每块透明玻璃板外均设置有至少一块加固块,位于支撑装置侧的加固块固定于支撑装置上,位于未设置支撑装置侧的加固块与位于支撑装置侧的加固块固定连接;当每块透明玻璃板外均设置有至少两块加固块时,位于未设置支撑装置侧的透明玻璃板上的加固块通过至少一根螺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石料填筑体长期变形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透明、且用于容纳模型箱和支撑装置的保温箱,所述回水管穿过保温箱与底板连接,所述供水管穿过保温箱位于模型箱的正上方或与模型箱的底板/侧壁连通;所述风循环系统的多根进气管穿过保温箱,其出气口位于模型箱的不同高度处,保温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土石料填筑体长期变形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部框架横梁和通过支撑架与底部框架横梁固定连接的顶部框架横梁,模型箱放置于底部框架横梁上;加载装置加载时与顶部框架横梁的下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石料填筑体长期变形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底部框架横梁和顶部框架横梁均采用两块钢板呈T字形焊接而成,并在两块钢板的直角处焊接有若干三角形钢肋板;所述底部框架横梁和顶部框架横梁均通过其两侧焊接的钢板与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2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