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机的驱动电路和车辆用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1833.7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9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知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2P6/00 | 分类号: | H02P6/00;H02P27/06;H02P29/024;F21S41/6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万柳军;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机 驱动 电路 车辆 灯具 | ||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机的驱动电路和车辆用灯具。具体地,一种用于电机(24)的驱动电路(100)用在光扫描式车辆用灯具(1)中。所述驱动电路(100)包括输出级(110)、控制所述输出级(110)的预驱动器(120)、产生被限制成不超过给定电压的中间电压的钳位电路(130)、和升压电路(140),所述升压电路接收所述中间电压并向所述预驱动器(120)的电源端子(122)供给比所述中间电压高的内部电源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等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可以使车辆用灯具在近光和远光之间切换。近光以给定照度对近处照明,并且配光规定被指定为避免使对向车和前车感到刺眼。近光主要在车辆于市区行驶时使用。同时,远光以较高照度对车辆前方的大范围和远处照明,并且主要在车辆于对向车和前车较少的道路上高速行驶时使用。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尽管远光与近光相比为驾驶者提供更好的可视性,但它导致车辆前方的其他车辆驾驶者和行人感到刺眼。
近年来,已经提出了自适应驱动光束(ADB)技术,其允许基于车辆的周围状态对远光的配光图案进行动态和自适应控制。ADB技术检测车辆前方的前车、对向车和行人的存在情况,并且减弱与这些车辆或行人对应的区域内的光。因此,减少了对这些车辆或行人的刺眼。
作为实现ADB功能的系统,提出了其中致动器被控制的遮光板系统、旋转系统、LED阵列系统等。在遮光板系统和旋转系统中,尽管可以连续改变熄灯区域(遮光区域)的宽度,但是熄灯区域的数量限于一个。在LED阵列系统中,尽管可以建立多个熄灯区域,但熄灯区域的宽度被限制在LED芯片的照射宽度内,从而导致离散性。
作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ADB系统,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光扫描系统(参见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2012-224317(JP 2012-224317 A)、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2010-6109(JP 2010-6109 A))。在该光扫描系统中,光入射到旋转反射器(叶片)上,入射光以与反射器的旋转位置对应的角度被反射,并且反射光在车辆前方扫描。同时,根据反射器的旋转位置来改变光源的点亮和熄灭。因此,在车辆前方形成了期望的配光图案。
发明内容
在JP 2010-6109 A中描述的光扫描系统中,必须使反射器始终以稳定的转数(转速)旋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光扫描式车辆用灯具中的电机的转数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在光扫描式车辆用灯具中使用的电机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输出级、预驱动器、钳位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输出级接收电源电压并向所述电机供给驱动电压。所述预驱动器控制所述输出级。所述钳位电路接收所述电源电压并产生被限制成不超过给定电压的中间电压。所述升压电路接收所述中间电压并向所述预驱动器的电源端子供给比所述中间电压高的内部电源电压。
尽管来自车载电池的电源电压大幅波动并且容易受浪涌影响,但是可以通过设置钳位电路来防止过电压被供给至预驱动器。因此,可对预驱动器选择低耐压性的元件。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钳位电路可包括源极跟随器电路或射极跟随器电路。因此,可以利用少量的部件来保护预驱动器。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钳位电路可包括线性调节器。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升压电路可以是电荷泵。
在上述构型中,所述升压电路可以是产生为所述电源电压的两倍高的电压的倍压电荷泵。
在上述构型中,还可包括电压供给电路。所述电压供给电路连接成使得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两者都被供给到所述电压供给电路的输入侧。另外,所述钳位电路中的基准电压可按照所述电压供给电路的输出电压而产生。因此,当电源电压下降时,可以防止基准电压及由此中间电压随着电源电压的下降而下降。
在上述构型中,所述电压供给电路可包括二极管“或”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1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