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平台过滤车载终端上传异常断电报警信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8109.9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9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司宽社;韩晓飞;刘水香;赖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迪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0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常断电 智能车载终端 报警信息 云平台 智能车载终端设备 过滤 误报警 上传 绑定信息 车载终端 报警信息调用 产品使用 断电报警 实车测试 信息判断 终端创建 标注 数据库 反馈 创建 客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云平台过滤车载终端上传异常断电报警信息的方法,它包括:在云平台数据库中创建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黑名单表;在APP端或WEB端和云平台之间新建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报警信息调用接口;从智能车载终端设备绑定信息表中将实车测试和客户反馈出现异常断电误报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ID及对应信息导入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报警信息过滤黑名单表,并人工添加标注;在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报警信息过滤黑名单表的终端创建异常断电误报警信息判断逻辑,对上传断电报警信息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ID绑定信息中对应信息进行判断是否下发报警信息至APP端或WEB端。本发明解决了智能车载终端误报警问题,提高了产品使用感和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领域,尤其是一种云平台过滤车载终端上传异常断电报警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客户反馈和后台大数据分析,在某些豪华或者超豪华车型上由于车辆存在严格的车辆静态功耗管理系统。当智能车载终端安装上车辆后,在车辆熄火时智能车载终端停止工作,这时车辆总线会扫描车辆长电用电设备,由于智能车载终端属于后装设备,这时车辆静态功耗管理系统会将智能车载终端电源切断。同时智能车载终端会通过GSM通讯模块将智能车载终端断电报警上报给云平台,云平台将该报警信息发动到客户APP端。此现象在某些超豪华品牌上经常出现,导致客户和4S店频繁投诉误报断电报警,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和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智能车载终端误报断电报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平台过滤车载终端上传异常断电报警信息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云平台过滤车载终端上传异常断电报警信息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云平台数据库中创建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黑名单表,其字段包括智能车载终端设备ID、车辆品牌、车型名称、车辆年款、车辆识别代码及ECU标定号,其中车辆识别代码是从完整的17位车辆识别代码中提取的前八位;
步骤二,在APP端或WEB端和云平台之间新建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报警信息调用接口;
步骤三,从云平台数据库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绑定信息表中,将实车测试和客户反馈出现异常断电误报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ID及对应的车辆品牌、车型名称、车辆年款、车辆识别代码及ECU标定号导入到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报警信息过滤黑名单表中,并人工添加标注;
步骤四,在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报警信息过滤黑名单表的终端创建异常断电误报警信息判断逻辑,将上传断电报警信息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ID在智能车载终端设备绑定信息表中对应的车辆品牌、车型名称、车辆年款、车辆识别代码及ECU标定号与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报警信息过滤黑名单表中同一智能车载终端设备ID对应的车辆品牌、车型名称、车辆年款、车辆识别代码及ECU标定号做对比,云平台根据对比结果来判断是否下发断电报警信息至APP端或WEB端。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当上传断电报警信息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ID在智能车载终端设备绑定信息表中对应的车辆品牌、车型名称、车辆年款、车辆识别代码及ECU标定号与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报警信息过滤黑名单表中同一智能车载终端设备ID对应的车辆品牌、车型名称、车辆年款、车辆识别代码及ECU标定号不一致时,云平台判断为可下发断电报警信息至APP端或WEB端,并通过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报警信息调用接口将断电报警信息下发给上报该断电报警信息的智能车载终端对应的APP端或WEB端上。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当上传断电报警信息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ID在智能车载终端设备绑定信息表中对应的车辆品牌、车型名称、车辆年款、车辆识别代码及ECU标定号与智能车载终端异常断电报警信息过滤黑名单表中同一智能车载终端设备ID对应的车辆品牌、车型名称、车辆年款、车辆识别代码及ECU标定号一致时,云平台判断为不可下发断电报警信息至APP端或WEB端。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迪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迪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8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