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F型胶粘剂及其在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中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7368.X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莫明珍;陈明;谭莹;曹标;陈桂丰;李俊杰;彭小钢;刘健斌;李小敏;唐志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J167/06 | 分类号: | C09J167/06;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粘剂 钢丝绳 负荷试验 过氧化甲乙酮固化剂 不饱和聚酯树脂 胶粘剂固化 应用 钴盐促进剂 质量比 质量份 测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F型胶粘剂及其在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中应用。本发明提供的EF型胶粘剂,包括E组分和F组分,以质量份计,所述E组分包括90~100份不饱和聚酯树脂和1~5份钴盐促进剂;所述F组分包括过氧化甲乙酮固化剂;所述E组分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与F组分中过氧化甲乙酮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0~100):(5~10)。本发明提供的胶粘剂固化后硬度较高,使得本发明提供的胶粘剂能够应用在破断负荷高的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中。如本发明实施例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胶粘剂固化后硬度高达99HRB,能够测试的钢丝绳破断负荷可达2000k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F型胶粘剂及其在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中应用。
背景技术
胶粘剂是一种具有很好粘合性能的物质,能够将同种或不同种类的材料粘结在一起。胶粘剂应用广泛,主要应用在木材加工、建筑、包装、机械制造、电子电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钢丝绳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如电梯、缆车、矿山机械等。钢丝绳是主要的受力件,因钢丝绳质量缺陷导致设备毁坏,甚至人员伤亡的事故缕见不鲜。因此各国对钢丝绳的性能要求相当严格,我国对大多数钢丝绳亦实施强制性检验。钢丝绳的性能主要体现在破断负荷的大小,即可承受的最大负荷。检测方法是在拉力试验机上将钢丝绳整根拉断,检测试验进程中最大负荷。由于钢丝绳结构复杂,一般由多股小钢丝或小股钢丝绳捻制而成,其钢丝强度高,表面硬。采用夹具直接夹持钢丝绳进行测试,存在夹持不彻底,无法准确测量钢丝绳破断负荷的问题。
目前,人们将粘结剂应用在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中,使用胶粘剂粘结钢丝绳,制成钢丝绳索头,通过夹具夹持住钢丝绳索头后,再测试钢丝绳的破断负荷。
现有技术中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常用的胶粘剂是AB型粘合剂(农机胶),但是AB型粘合剂固化后硬度较小,只能用于破断负荷小于1.5吨的钢丝绳试验中。国外通过研究制备出了硬度较高的胶粘剂,例如Wirelock胶粘剂。但是Wirelock胶粘剂固化后硬度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F型胶粘剂及其在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中应用。本发明提供的EF型胶粘剂固化后硬度较高,可以应用在破断负荷达2000kN的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中,能够满足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的要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F型胶粘剂,包括E组分和F组分,以质量份计,所述E组分包括90~100份不饱和聚酯树脂和1~5份钴盐促进剂;所述F组分包括过氧化甲乙酮固化剂;所述E组分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与F组分中过氧化甲乙酮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0~100):(5~10)。
优选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优选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196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优选的,所述钴盐促进剂为环烷酸钴。
优选的,所述胶粘剂可应用在破断负荷达2000kN的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胶粘剂在钢丝绳破断负荷试验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套筒后,向两个套筒中加入所述胶粘剂;
(2)在套筒外部与钢丝绳结合处粘涂橡皮泥后静置固化;
(3)对所述步骤(2)固化后的钢丝绳进行破断负荷试验。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静置固化的时间为10~20h。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EF型胶粘剂的质量与套筒中钢丝绳的直径比为3~12g: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