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温型泡沫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4986.9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韩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荣 |
主分类号: | C08L79/04 | 分类号: | C08L79/04;C08L63/00;C08L83/16;C08K9/02;C08K3/30;C08K3/18;C08K5/00;C08J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吸波材料 耐高温性能 耐温 制备 聚硅碳硅烷 聚铝碳硅烷 乙酰丙酮铝 材料内部 二硫化钼 反应合成 高温烧成 工艺制备 力学性能 熔融纺丝 填充材料 填充纤维 网络结构 吸波材料 吸波填料 羰基铁粉 耐高温 缠结 沉积 纤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温型泡沫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以聚硅碳硅烷和乙酰丙酮铝为原料,反应合成了含少量铝的聚铝碳硅烷,通过二硫化钼材料在羰基铁粉表面进行有效的沉积并有效提高吸波填料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再经熔融纺丝、高温烧成等工艺制备出耐高温的纤维作为填充材料,使填充纤维材材料内部形成符合缠结的网络结构,有效改善泡沫吸波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温型泡沫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电磁波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充斥着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干扰了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吸波材料成为了各国军事及民用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吸波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吸收机理,可分为介电型吸波材料,磁性吸波材料,手性吸波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其他损耗型吸波材料;按吸收原理可分为吸收型和干涉型两类;按其成型工艺,可分为涂覆型吸波材料和结构型吸波材料。虽然涂覆型吸波材料具有工艺简单、施工方便、适应复杂外形,但是却存在吸收频带窄、耐候性差、涂层厚、增重大、不耐高温等缺点。结构型吸波材料在吸波的同时还兼有防腐、耐湿、耐高温、不增加额外重量等优点。结构型吸波材料由阻抗匹配层,吸波结构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能将入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消耗掉,从而起到吸收电磁波的作用。
氰酸酯树脂具有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的优点,而且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 240~290℃)、低的吸湿率(<1.5%)、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高的热稳定性,适用于制造航空航天材料和隐身材料等高性能材料。若能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氰酸酯泡沫塑料,将能够实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泡沫塑料的耐高温性能和强度,有助于推动泡沫型隐身吸波材料基体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氰酸酯树脂制备泡沫吸波材料耐温性能较低的问题,提供了耐温型泡沫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质量比1:5,将聚硅碳硅烷与乙酰丙酮铝搅拌混合并置于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得混合液并减压蒸馏,得基体前驱体;
(2)按质量比1:5,将二硫化钼与羰基铁粉混合球磨并置于石英管中,通氩气排除空气并升温加热,在氩气气氛下保温沉积2~3h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并收集改性羰基铁粉;
(3)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基体前驱体、10~15份改性羰基铁粉和3~5份腐植酸钠溶液置于烧杯中,搅拌混合得纺丝液并置于纺丝装置中,在氮气条件下加压并经多孔喷丝板挤出成丝,收集得改性纤维;
(4)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环氧树脂E-51、65~75份氰酸酯、25~30份丙酮、3~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5~20份改性纤维置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并置于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得预聚体;
(5)按质量比1:50,将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添加至预聚体中,搅拌混合并浇注至模具中,固化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备得所述的耐温型泡沫吸波材料。
步骤(1)所述的减压蒸馏为减压蒸馏至混合液体积1/5。
步骤(2)所述的通氩气速率为25~30mL/min。
步骤(2)所述的升温加热为按10℃/min升温加热至750~850℃。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荣,未经周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49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