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粗钼酸中提取钼并制备钼产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1943.5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宇;赵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4/34 | 分类号: | C22B34/34;C22B3/20;B22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钼酸 提取 制备 产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粗钼酸中提取钼并制备钼产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粗钼酸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解,将所得过氧钼酸溶液加热或通入SO2,直至过氧钼酸完全分解析出钼酸;过滤,得到钼酸;用过氧化氢溶解、分解提纯;重复多次,直至制备得到纯钼酸;煅烧制备三氧化钼;或将所得纯钼酸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解,过滤制得纯过氧钼酸溶液,然后超声喷雾热解制备三氧化钼粉末或制备钼粉。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过程简单易控,易于工业化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有金属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粗钼酸中提取钼并制备钼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从钼矿中提取钼的技术有两类:一类是通过火法被烧得到氧化钼焙砂,然后通过湿法浸出提纯制备钼产品;另一类是通过氧压浸出使辉钼矿大部分转化为钼酸分解渣,少部分进入到溶液中。转化为钼酸沉淀后,工业上都是采用氨水溶解制得钼酸铵溶液;也有采用氢氧化钠进行溶解得到粗钼酸钠溶液,然后采用离子交换或者溶剂萃取将其转型为钼酸铵溶液。转型得到的钼酸铵溶液通过进一步提纯后制备四钼酸铵产品,进而再通过被烧得到氧化钼产品。因此,目前辉钼矿冶炼面临几个问题:第一,整个生产钼产品的流程长,工序多,复杂难控,成本高。第二,为了提纯钼,需要用到氨水或者铵盐作为转型试剂,这样就会导致后续工序不可避免产生氨氮废水和含氨废气的污染。为了解决目前钼冶炼面临的经济和环保问题,亟需开发一种新的辉钼矿冶炼技术。
实际上在钨冶炼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在传统的基于酸法钨冶炼工艺过程中,引入氨是为了便于钨酸与其它杂质分离。由于氨水或者碳酸铵是一种弱碱,在溶解钨酸的同时其它杂质却难以溶解,因而有利于钨酸的选择性溶解。既然氨会造成氨氮污染而不能采用,那有没有其它试剂也能选择性的溶解钨酸呢?很早就有研究表明过氧化氢对钨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因此有人在酸分解钨矿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形成可溶性的过氧钨酸从而避免分解过程中形成钨酸包裹而影响白钨矿的酸分解。过氧钼酸和过氧钨酸一样,是一种不稳定的配合物,但比过氧钨酸更为稳定,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分解生成钼酸。专利201510698722.3记载采用双氧水可以溶解酸分解钨酸钠和钼酸钠的混合溶液后得到钨酸和钼酸的混合酸。由于此发明过氧化氢溶解的钨酸和钼酸相对较纯,只含有不易洗涤干净的钠离子,而没有其它的杂质,溶解相对容易。而且其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根据过氧钨酸和过氧钼酸的在酸性溶液稳定差异对钨钼进行分离,并没有涉及钨和钼的提纯方法。蒋安仁也是利用这样的性质从含有少量钼的钨酸钠溶液中除钼。目前更多研究是利用过氧钨酸和过氧钼酸性质差异去分离钨钼或者是从钨的溶液中除去钼,并没有涉及钼的提纯及钼产品的制备。
另外郭烈锦等将钨酸和过氧化氢混合制备成浓度仅为0.005mol/L的前驱液,然后通过超声喷雾热解将前驱液喷到250℃的ITO玻璃基质上,首先得到一层钨酸的薄膜,然后经过后续的550℃的热处理才能得到三氧化钨薄膜,此过程的实质是通过喷雾热解制备钨酸薄膜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并没有涉及到氧化钼薄膜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粗钼酸中提取钼并制备钼产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短,不产生氨氮污染,直接制备钼的氧化物或金属粉末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粗钼酸中提取钼并制备钼产品的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参考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粗钼酸的过氧化氢溶解-分解提取钼:将粗钼酸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进行溶解,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过氧钼酸溶液;然后将所述过氧钼酸溶液加热(优选加热到50~90℃),或者直接向所述过氧钼酸溶液中通入SO2(优选控制反应体系的pH为0.1~2.5),直至过氧钼酸完全分解析出钼酸;过滤,得到钼酸。
进一步地,所述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5~30%。
进一步地,所述过氧化氢与钼酸的摩尔比为0.5~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1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