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酒类产品鉴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8972.6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5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陶飞;许平;李蓓;刘淼;林锋;熊燕飞;敖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酒类 品鉴 别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类产品鉴别的方法,属于酒类鉴别技术领域。本发明结合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和机器学习算法,以白酒作为模式酒,建立了不依赖特征组分分析的酒类识别方法,并用这一方法分析不同的酒样。本发明可以不用解析图谱中的单个化合物,能够仅仅依靠仪器分析获得的原始数据和识别算法模型对酒类的品类、品牌、品系、品质、香型、产地、年份等实现精准的识别,相比于传统方法简单方便,不依赖于人的经验,更客观可靠,速度更快,并且随着样本库的增加,将可实现更加精准的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类产品鉴别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酒类产品的品类、品牌、品系、品质、香型、产地、年份的鉴定,也可用于酒类产品的真伪鉴别,属于酒类鉴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食品检测检验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技术保障。传统的食品检测主要对食品中某几种特征成分进行鉴定。然而食品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化合物体系,即使是一种来源简单的食品,其包含的化合物也有成千上万种。这种依赖特征组分分析的方法不能全面分析食品的组分,时常会导致食品检测结果的不准确。而且,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这种特征组分依赖的方法,常常被造假者利用。为了有效控制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特别是在当前造假手段越来越技术化的趋势下,一种可靠、简便特征组分非依赖的食品检测分析方法是食品检验领域的迫切需求。
在复杂的食品分类中,酒类是其中价格较高的一类产品,造假制假现象也较为严重。酒类种类也十分繁多,并且酒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和品牌年份的相关度较高,使用传统的方法基本上无法进行品牌和年份的识别,这也为酒类的检测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当前制造业高度发展的趋势下,商品的定制化趋势十分显著,各大品牌的都在争相推出定制酒,如何对这些定制酒进行品质控制,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上述这些问题还无法使用仪器分析来解决,还要严重的依赖于人的感官评定。这极大的限制了酒类产业的发展,也为品质和安全监管带来了困难。
在酒类产品中,白酒在我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风味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由于其特殊的原材料和多样化的酿造工艺,形成了不同的香型白酒。按照主体风味物质,香味特点等原则,目前白酒香型可以确立为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凤香,特香,兼香型等11种香型。即使是相同香型的白酒,由于生产原料来源和原料配比的不同,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差异也会造成白酒中微量物质和物质之间的量比关系发生变化,而造成白酒风味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酒体风格,不同的白酒品牌。然而白酒同时也属于酒类中附加值较高的种类,品牌年份的区分又没有很好的仪器分析方法,白酒造假在酒类造假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这不但侵犯了白酒企业的知识产权,也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加损害了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权威性。因此,开发全可靠又稳定的酒类(特别是白酒)的分类鉴别方法,对于企业、消费者、政府监管部门来说需求都十分迫切。
关于白酒的鉴别和检测研究国内外都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开发了多种不同的方法,目前这些方法,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检测技术,检测到的化合物数量也非常有限,比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闻香技术、电子鼻检测和荧光光谱法等,这些方法能检测到的化合物数量最多上百种。这些方法对于复杂的食品来说,遗漏了太多重要的化合物组成信息,鉴别能力有限。往往仅能鉴别几种白酒,而且一种方法只能实现一种鉴别目的,耗时、费力,使用成本较高。从分析方法上来说,现有的分析方法,主要着眼于特征组分的分析,比如对质谱数据来说,主要是简单地针对某种特征化合物或质谱进行研究,但是,有时某些特征化合物或质谱不足以代表全部的质谱信息,这就造成了一些信息量的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酒类产品鉴别的方法,能够对酒类产品品牌和香型进行鉴别,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客观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酒类产品鉴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样品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8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