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吡喹酮中间体及(R)-吡喹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5575.3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俞静波;何召婷;江渔;彭刚;苏为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7D21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喹酮 研磨介质 混合物 研磨 研磨球 助磨剂 密闭 不锈钢 制备 对映选择性 二氢异喹啉 手性催化剂 四氢异喹啉 柱层析分离 反应条件 环合反应 氯乙酰基 氯乙酰氯 硝基甲烷 乙酸乙酯 氨甲基 石油醚 铁催化 重结晶 酰胺化 甲酰 淋洗 收率 还原 污染 | ||
1.一种(R)-吡喹酮中间体(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氢异喹啉与硝基甲烷为原料,在手性催化剂、碱及助磨剂的作用下,以1~4颗直径为8~14mm的不锈钢研磨球为研磨介质,于密闭研磨罐中,以10~30Hz的研磨频率下室温下反应20~60分钟,随后加入氯乙酰氯,在同一研磨频率下继续反应5~30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经体积比为6: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淋洗,再重结晶得到(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吡喹酮中间体(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手性催化剂的投料物质的量为二氢异喹啉的5%~30%,优选为8%~25%,手性催化剂为式(L1)所示的硫脲类催化剂、式(L2)所示的奎宁-硫脲类双功能催化剂、式(L3)所示的脯氨醇类催化剂或式(L4)所示的S-1,1'-联-2-萘酚催化剂的任意一种,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吡喹酮中间体(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氢异喹啉、硝基甲烷与氯乙酰氯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3.5:1~3,优选为1:1.5~3: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吡喹酮中间体(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碱为三乙胺、二氮杂二环辛烷、叔丁胺、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量比为1:1的组合物;碱的投料物质的量为二氢异喹啉的1~3倍,优选为1.2~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吡喹酮中间体(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助磨剂为硅胶、中性氧化铝,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质量比为1:1的组合物,助磨剂与二氢异喹啉的投料质量比为4.8~5.0:1,优选为4.9: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吡喹酮中间体(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结晶溶剂为无水甲醇、无水乙醇或正丁醇中的一种,重结晶溶剂体积与(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粗品质量比为8.9~25.7:1;重结晶温度为40~80℃。
7.一种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R)-吡喹酮中间体制备(R)-吡喹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R)-1-硝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经铁催化还原制备(R)-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再将(R)-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与环己甲酰氯在碱及助磨剂的作用下,以1~6颗直径为6~14mm的不锈钢研磨球为研磨介质,于密闭研磨罐中,在10~30Hz研磨频率下室温经酰胺化-环合反应10~60分钟,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直接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R)-吡喹酮,柱层析溶剂为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液,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己甲酰氯与(R)-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的物质的量比为1~3:1,优选为1.2~3: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选自三乙胺、二氮杂二环辛烷、碳酸铯、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物质的量比为1:1的组合物,优选为三乙胺或氢氧化钠;碱与(R)-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3:1,优选为1.5~3: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助磨剂为硅胶、中性氧化铝及氯化钠中的一种,优选为硅胶,助磨剂与(R)-1-氨甲基-2-氯乙酰基四氢异喹啉的投料质量比为1:2.5~2.7,优选为1:2.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55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