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壳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8686.1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9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40 | 分类号: | H02J50/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戴莹瑛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壳体 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 发射区域 线圈设置 壳本体 无线充电接收 定位过程 无线充电 线圈并联 用户提供 准确定位 长边 电子产品 充电 芯片 便利 成功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壳体。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壳本体、至少一第一线圈、至少一第二线圈;壳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线圈设置在第一侧壁,第二线圈设置在第二侧壁;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并联连接,且连接至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接收芯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使得电子设备的任意一侧长边只要接触上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发射区域就能够实现无线充电功能,摆脱了定位过程的繁琐,从而改善了电子设备不易准确定位在发射区域上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且尽可能避免了电子设备未被成功充电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壳体。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进行充电是常见的一种操作,现有可以通过有线充电与无线充电这两种方式为手机充电,其中,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壳体底壁的中心区域内置一个大线圈;第二种是在壳体底壁的中心区域外置一个大线圈且与手机的充电接口连接;充电时,将手机放置在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规定区域上,以确保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无线发射线圈对准(或重合),从而达成无线充电的目的。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电子设备实现无线充电的过程中,需要将手机准确定位在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规定区域(以保证两个线圈重合),但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定位偏移概率,尤其是在夜晚不开灯的情况下,导致手机的充电效率较低或根本没有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壳体,使得电子设备的任意一侧长边只要接触上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发射区域就能够实现无线充电功能,摆脱了定位过程的繁琐,从而改善了电子设备不易准确定位在发射区域上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且尽可能避免了电子设备未被成功充电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壳本体、至少一第一线圈、至少一第二线圈;所述壳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两条长边;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并联连接,且连接至所述电子设备内的无线充电接收芯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用于为上述的电子设备充电;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多面体形状的壳体、多个发射线圈、无线充电发射芯片;所述壳体的每个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所述发射线圈;所有表面上的所述发射线圈并联连接,且连接至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芯片。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至少一第一线圈与至少一第二线圈,第一线圈设置在壳本体的第一侧壁,第二线圈设置在壳本体的第二侧壁,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形成电子设备的两条长边,使得电子设备的任意一侧长边只要接触上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发射区域就能够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即通过电子设备的侧壁非准确定位实现无线充电,无需如现有技术中要求电子设备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之间具有准确的位置对应关系,摆脱了定位过程的繁琐,从而改善了电子设备不易准确定位在发射区域上的问题(尤其是在黑暗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且尽可能避免了电子设备未被成功充电的情况。
另外,壳体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将形成有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柔性电路板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上,使得所有线圈做成一个独立单元,为安装到壳体上提供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8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