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打钉装置及其打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8536.0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6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孙玲;金重晓;李春博;孔德雷;刘军;赵宏辉;张洪达;王尧;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东佑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一种自动打钉装置的打钉方法,采用自动打钉装置实施,所述自动打钉装置包括固定架、设于固定架上部的打钉扳手支撑架、打钉扳手、驱动打钉扳手支撑架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机构、设于固定架底部的待打钉产品输送轨道,所述打钉扳手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打钉扳手的下端固定有批头套筒,批头套筒内设有底部开口的空腔,且由底部开口插入延长杆,延长杆上端穿设有定位销,批头套筒的空腔侧壁对应定位销两端的位置开设有纵向长孔,延长杆顶面与批头套筒的空腔底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延长杆底部固定有螺丝刀批头。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可靠,解决了现有螺钉紧固装置容易旋拧不到位、紧固力不足的问题,可实现多个螺钉同时拧紧,统一控制,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钉紧固技术,特别是一种自动打钉装置及其打钉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钉装置是利用打钉扳手旋拧紧螺钉,根据扳手内置芯片预设了扭矩值、旋拧方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打钉前,通过人工操作将打钉扳手的下部固定的螺丝刀批头与待拧螺钉的顶面凹槽对正,对正后再进行打钉,对正过程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需要打多个钉时,要进行第一个钉对正、打钉,第二钉对正、打钉…。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序高、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自动打钉装置及其打钉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打钉装置,包括固定架、设于固定架上部的打钉扳手支撑架、打钉扳手、驱动打钉扳手支撑架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机构、设于固定架底部的待打钉产品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钉扳手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打钉扳手的下端固定有批头套筒,所述批头套筒内设有底部开口的空腔,且由底部开口插入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上端设置定位销,所述批头套筒的空腔侧壁对应定位销两端的位置开设有纵向长孔,所述延长杆顶面与批头套筒的空腔底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延长杆底部固定有螺丝刀批头。
上述的自动打钉装置,所述固定架上另设有集合了各个打钉扳手的控制芯片的集中安装盒,所述集中安装盒中的各个控制芯片通过对应各个打钉扳手的控制转接盒与PLC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另连接有检测待打钉产品是否到位的传感器Ⅰ、检测升降机构行程的传感器Ⅱ,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升降机构连接,并连接有报警器。
上述的自动打钉装置,所述固定架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连接于上下固定板四角位置之间的导向轴组成,所述打钉扳手支撑架由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连接于上下支撑板之间的多个支撑柱、分别设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四角位置的直线轴承、设于下支撑板底面的滑道、可沿滑道滑动并利用弹簧顶针定位的打钉扳手固定板组成,所述上、下支撑板四角位置的直线轴承分别对应套装于固定架的四个导向轴上,所述上、下支撑板分别为U形,所述打钉扳手固定板沿滑道滑入下支撑板的U形内区中。
上述的自动打钉装置,所述升降机构采用倒置于上固定板上的两个对称布置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缸杆穿过上固定板与上支撑板连接固定。
上述的自动打钉装置,所述批头套筒的顶面中心设有与打钉扳手下端中心孔配合的外六方限位杆、与外六方限位杆同心且与打钉扳手下端外周面配合的开放式限位环,以实现两重限位,克服由于增加延长杆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上述的自动打钉装置,所述延长杆上端设有对应定位销的通孔及与该通孔垂直并相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用于顶紧定位销的螺钉,以避免定位销窜出脱离延长杆。
上述的自动打钉装置,所述批头套筒对应延长杆的螺纹孔的位置设有螺钉安装孔,以通过该孔将螺钉拧紧在延长杆上。
上述的自动打钉装置,所述待打钉产品输送轨道上设有滑动小车及设于滑动小车下方的顶升机构,以在产品到达打钉工位时,顶升机构将滑动小车支撑起来,配合拧针操作。
一种上述的自动打钉装置的打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东佑精工有限公司,未经锦州东佑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8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