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端粒长度预测冠心病风险的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3019.6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2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梁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冠心病 长度预测 发明试剂 探针序列 检测端 试剂盒 端粒 全封闭形式 辅助检测 检测结果 检测引物 交叉污染 结果判读 内参基因 区域检测 灵敏性 检测 管内 加样 均一 引物 内参 预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端粒长度预测冠心病风险的试剂盒,包括端粒区域检测引物及探针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内参基因检测引物及探针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本发明试剂盒的整个检测过程采用全封闭形式,避免了交叉污染的可能,同时将端粒与内参于同一管内检测,避免加样不均一引起的误差。本发明试剂盒的设计及结果判读简单方便,检测结果可靠、特异性和灵敏性高。该发明可辅助检测冠心病风险,进而提前预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端粒长度预测冠心病风险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已成为致死率首要的疾病,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虽然近几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有所趋缓,但仍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冠心病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达200多种,其中包括主要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高血脂,2型糖尿病,年龄性别,肥胖,炎症,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以及潜在因素:慢性炎症,血凝因子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等。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遗传因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端粒在染色体定位、复制、保护和控制细胞生长及寿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与细胞凋亡、细胞转化和永生化密切相关。当细胞分裂一次,每条染色体的端粒就会逐次变短一些,构成端粒的一部分基因约50~200个核苷酸会因多次细胞分裂而不能达到完全复制(丢失),以至细胞终止其功能不再分裂。因此,严重缩短的端粒是细胞老化的信号。在某些需要无限复制循环的细胞中,端粒的长度在每次细胞分裂后被能合成端粒的特殊性DNA聚合酶-端粒酶所保留。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其过程中伴随氧化应激及持续炎症反应,这些病例过程都可以促使端粒进一步缩短。研究发现,端粒长度与冠心病的发病显著相关,因此,对端粒进行检测,能了解个体在冠心病方面的发病相对风险,对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端粒长度预测冠心病风险的试剂盒,涉及端粒检测,检测效率高,针对性强。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检测端粒长度预测冠心病风险的试剂盒,包括:
端粒区域检测引物及探针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
正向引物:5'-CGGTTTGTTTGGGTTTGGGTTTGGGTTTGGGTTTGGGTT-3',
反向引物:5'-GGCTTGCCTTACCCTTACCCTTACCCTTACCCTTACCCT-3',
探针:5'-FAM-AATCCCAATCCCAATCCCAATCCC-BHQ-3';
内参基因检测引物及探针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
正向引物:5'-GTAGAAGGTGTGGTGCCAG-3',
反向引物:5'-CCTCACCCTGAAGTACCCCA-3',
探针:5'-HEX-TCGTCCCAGTTGGTGACGAT-BHQ-3'。
所述内参基因为Actin。
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阳性质控品和空白对照。
所述阳性质控品为端粒序列和内参基因序列混合物。
所述空白对照为去离子水。
所述试剂盒的检测样本为外周血、唾液或口腔黏膜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3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