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速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变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0719.1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2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君;谢源;金鹏飞;宋文静;李容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糊控制器 风速 功率误差 前馈 变桨控制 桨距角 模糊 平滑函数 前馈调节 实时调整 系统输出 响应特性 直接切换 控制器 输出 不连续 快速性 软开关 测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速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变桨控制方法,在功率误差较大时采用模糊控制器,在功率误差较小时采用PID控制器。该控制方法同时利用了模糊控制器的快速性和PID控制的精确性的特点,且在模糊控制器与PID控制器切换时采用软开关的形式。通过采用平滑函数,依据功率误差的大小实时调整模糊控制器与PID控制器输出所占比重,避免了控制器直接切换造成的输出不连续问题,有效维持了系统输出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测量的风速实时进行桨距角的前馈调节,可以根据风速的特性给出合适的前馈桨距角,提高系统的响应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速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变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积极的减排,风力发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看重。为了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上能安全稳定运行,通常通过变桨距的方式限制风力发电机组吸收的功率,即通过改变桨距角的大小来改变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系数,使机组的输出功率在额定值附近。
传统PID控制技术难以在大惯性、强耦合的风力发电机组中取得较好控制效果。通过误差阈值切换模糊控制器与PID控制器是常用的一种方式,当误差大于设定的阈值时,采用模糊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当误差小于设定阈值时采用PID控制器。这种控制方式在切换点处直接切换控制器会导致桨距角输出不连续、给系统带来震荡的问题,且不能有效维持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上能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速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变桨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速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变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中的功率误差e和功率误差变化率ec输入至模糊控制器,得到模糊控制器的输出βfc;
S2:将所述功率误差e输入至PID控制器,得到PID控制器的输出βpid;
S3:将所述模糊控制器的输出βfc和所述PID控制器的输出βpid进行平滑切换处理,得到输出值平滑切换桨距角β1;
S4: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启动前馈模糊控制器,将风速v和风速的差值Δv输入至所述前馈模糊控制器,得到输出值前馈桨距角β2;
S5:将所述平滑切换桨距角β1和所述前馈桨距角β2之和β3输入到变桨执行机构,对风力发电机进行调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平滑切换处理的输出为:
β1=θ·βfc+(1-θ)·βpid
式中,β1为平滑切换的输出;βfc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βpid为PID控制器的输出;θ为平滑因子。
更进一步的,所述平滑因子θ的函数模型为:
式中,x1、x2为临界点;e为功率误差;δ为波形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0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