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PT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0238.0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6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田晟;许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王东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公共交通 网络设计 用户出行信息 出发时刻 公交路线 基本信息 流量交换 平衡状态 加载 采集 更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PT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设计方法,包括S1采集不用起起讫点间的用户出行信息,包括出发时刻为Ts,准点到达时刻Tr、允许早到时刻Te,允许晚到时刻Tl等基本信息要素;S2更新每日的路线参数及流量加载;S3路线前景值计算;S4建立路线流量交换模型;S5通过模拟作图判断路线流量是否处于day‑to‑day平衡状态,若没有则转至S2步,否则结束,选择所需公交路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PT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向城市进一步集聚。在城市道路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各大城市开始修建地铁。地铁具有速度快,准点率高,安全舒适等优点因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交通骨干线,地面公交则因其灵活、线路调整的特点,成为有效接驳地铁的交通方式,最典型的就是常规公交的微循环,通过集散功能提高了地铁的服务范围,提高公共交通网络的可达性。
目前对公共交通线网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城市交通网络的物理形态,即拓扑结构入手,例如以公交线路的非直线系数,布设方式,线路长度等为约束条件,对常规公交的走向进行调整;另一类则主要以数理方面的模型或算法优化为研究重点,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现实生活中的线路调整模式,并在算法比较及系统优化上有不少成果。但现有研究多以网络本身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出行者作为网络中最重要的行为决策主体,或在考虑了出行者行为的研究中,多以一日内的用户平衡为目标,但交通系统是变化的,每日的平衡状态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考虑逐日变化条件下的平衡态对交通网络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PT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设计方法。
本发明以CPT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出行路线流量交换模型,通过流量在天数维度的模拟得到平衡态,从备选路线集中选出所需的公交线路,克服了路线设置时没有考虑出行者行为特性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CPT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集不同起讫点间的用户出行信息,所述用户出行信息包括出发时刻为Ts,准点到达时刻Tr、允许早到时刻Te及允许晚到时刻Tl;
S2更新每日的路线参数及流量加载,令d=d+1,d的初始值为0;
μki(d)=(μki(d-1)·(d-1)+tki(d))/d
(σki(d))2=((σki(d-1))2·(d-1)+(tki(d)-μki(d))2)/d
其中,i表示出行者,k表示路径,μki、σki表示出行者i在路线k行程时间分布函数的均值和方差,tki(d)表示第d天的实际走行时间;
ta=ta0[1+0.15(xa/ca)4]
采用BPR函数计算各路段走行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0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