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利用废油的零排放金属环保循环除油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8632.0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麒钧;王麒宁;王海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麒钧;王麒宁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B08B3/1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6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利用 废油 排放 金属 环保 循环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金属除油方法及除油领域,特涉及一种可回收利用废油的零排放金属环保除油方法及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除油方法溶剂除油溶剂容易挥发出来,污染环境,危害工人健康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结构使设备在工作状态时溶剂与工件密封在除油工作区和封闭液内,这样避免了溶剂挥发出来污染环境,使清洗后工件不会二次污染。另外本发明的除油和再生两步骤在整个系统中循环操作,随着工件不断除油,工件上的废油料源源不断被洗脱下来,而溶剂除油剂在整个系统里面不断工作、不断再生、不断循环利用,一次加料,可反复永久循环使用。整个除油过程无废水排放,无废油排放,无废溶剂排放,不需要后续环保投资、无环保后顾之忧,成本非常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除油方法及除油领域,特涉及一种可回收利用废油的零排放金属环保循环除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很多油材,比如:金属制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型、切削、打磨…等很多加工方式都会用到润滑油、切削油…等,金属零件在工序间的停留期间,也常常会通过浸油(防锈油),从而隔绝工件与空气中氧和水汽的接触,以达到防腐蚀的目的。而为了保证下道工序(比如:钝化、氧化、磷化、电镀…等)的质量,必须有清洗除油工序。
目前经常使用的各种金属除油剂,主要有强酸、强碱和表面活性剂等。比如,中国专利CN102094205B中清洗液的pH为12 .5-13 .5;申请号为90105444 .5的所提供的配方则是由硫酸和多种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申请号为 201210351950 .X所述清洗剂主要有二磷酸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申请号为03146767 .9的所述的清洗液含多种含磷化合物(ATMP、HEDP、EDTMP以及有机磷络合物)……等,
目前几乎所有的在市场上应用的除油剂都离不开上述成分。除油过程不但清洗程度难以控制、除油时间长、大部分要加温,另外还容易腐蚀基体金属,如:强碱性除油剂对铝锌基材有明显的腐蚀作用。
其次,最重要的一点是上述除油剂成分都会污染环境,如:含磷,含氟,或含有OP(辛基酚聚氧乙烯醚)、NP(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的表面活性剂非常难降解,且对人体损害大,是不环保的表面活性剂。还有就是除油后的废水不但含有上述有害成分,还含有大量的被洗脱下来的油脂。这个含有大量油脂的废槽液怎么办。油脂被乳化后无法分离出来再利用,表面活性剂、酸、碱也无法再生,可以说目前100%的生产厂家都是把这个除油脱脂后的废槽液,慢慢地分批倒掉了。而这些含难降解表面活性剂、难处理废油特别是矿物油的废水,因处理难度非常大,绝大部分又是被稀释排放到大自然水体中去了。这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另外,在除油剂领域,上个世纪中叶以前曾经大量用到溶剂除油,后来因溶剂易挥发,对车间污染大,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而且除油后的含大量油脂的溶剂也无法处理,所以到目前为止,由于技术限制,市场上基本不采用溶剂除油方法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利用废油的零排放金属环保循环除油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结构使工作状态时溶剂与工件密封在除油工作区和封闭液内,这样避免了溶剂挥发出来污染环境,且能够通过再生工序使污染的溶剂重新利用,且本发明的装置取件时,工件从下部封闭液通过并最终取出,这样可以避免从上部取出工件,溶剂内的部分油污污染工件,使清洗后工件不会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麒钧;王麒宁,未经王麒钧;王麒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8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冷却液
- 下一篇:对废润滑油回收后的基础油进行精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