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7917.2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5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潘祖堂;雷忠平;熊茂清;刘有清;孙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21/00;C22C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42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隔热铝型材 耐酸碱 机械性能 抗机械损伤 耐磨性 反应条件 力学性能 稀土元素 组分配制 防尘 抗腐蚀 铝型材 耐高温 隔热 配方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原料:镁1.6‑2.7%、锌0.2‑0.5%、硅0.8‑1.2%、铁0.12‑0.23%、锑0.02‑0.08%、锡0.1‑0.27%、铂0.02‑0.12%、铜0.7‑2%、锰2.6‑4%、钙0.18‑0.25%、稀土元素0.2‑0.5%、镍0.1‑0.3%、碳0.05‑0.18%,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严格控制配方比例,控制反应条件,组分配制合理,制备的铝型材具有优异的硬度、抗机械损伤、耐高温、隔热、耐磨性、耐候、抗腐蚀、防尘等性能,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13,原子量为26.9815。铝具有一系列比其他有色金属、钢铁、塑料和木材等更优良的特性,如密度小,仅为2.7g/cm3,约为铜或钢的1/3;良好的耐蚀性和耐候性;良好的塑性和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对光热电波的反射率高、表面性能好;无磁性;基本无毒;有吸音性;耐酸性好;抗核辐射性能好;弹性系数小;良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铸造性能和焊接性能;良好的抗撞击性。
由铝为主料制备的铝型材,现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建材行业,如用在吊顶上的框架、门窗框架、窗帘导轨等;它们均要求型材具有省材、牢固、安全、美观、实用的特点。
现有技术中铝合金材料在化学成份、挤压成形工艺性、型材结构刚强度、耐腐蚀性能、表面涂装与化学、电化学氧化特性、型材表面色泽与装饰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多元化的需要。特别是铝合金型材的结构力学性能、耐腐蚀、耐候、隔热性能必须提高,以满足抗风压冲击的结构刚强度要求、承受建筑层压与剪切力破坏要求、耐侯性、耐湿热及耐盐雾腐蚀的技术要求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所述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镁1.6-2.7%、锌0.2-0.5%、硅0.8-1.2%、铁0.12-0.23%、锑0.02-0.08%、锡0.1-0.27%、铂0.02-0.12%、铜0.7-2%、锰2.6-4%、钙0.18-0.25%、稀土元素0.2-0.5%、镍0.1-0.3%、碳0.05-0.18%,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所述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镁1.9-2.4%、锌0.25-0.35%、硅0.9-1.1%、铁0.16-0.20%、锑0.03-0.06%、锡0.15-0.24%、铂0.04-0.09%、铜1-1.7%、锰2.9-3.7%、钙0.20-0.23%、稀土元素0.3-0.4%、镍0.15-0.25%、碳0.09-0.14%,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所述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镁2.1%、锌0.35%、硅1%、铁0.18%、锑0.05%、锡0.19%、铂0.07%、铜1.4%、锰3.3%、钙0.21%、稀土元素0.35%、镍0.2%、碳0.12%,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所述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还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纳米氧化铈粉末0.02-0.04%、硅土凝胶1-3%。
优选的,所述稀土元素为钕、镧、铕、钆、镝、镨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耐酸碱耐候隔热铝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百分比称取各个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7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