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黑臭水体底泥厌氧状况的药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7325.2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其胤;赵军;崔康平;高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自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熊伟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现代产***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微生物菌 活性炭 制备 水体底泥 半球体 球体 厌氧 氧化还原电位 聚丙烯酰胺 煤质活性炭 粉碎物料 碳酸氢钠 溶解氧 水解酶 碳酸钠 悬浮液 底泥 封堵 附着 通孔 吸附 水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黑臭水体底泥厌氧状况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物料包括以下成分:10‑16份的CaO,16‑20份的Al2(SO4)3,12‑14份的FeO,8‑12份的碳酸钠,4‑6份的碳酸氢钠,20‑32份的煤质活性炭,1‑3份的水解酶,1‑3份的聚丙烯酰胺,1‑2份的复合微生物菌株;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2)粉碎物料,将活性炭制成带有通孔的半球体;3)将半球体活性炭构成球体,将其他物料置于其内,并封堵;4)将复合微生物菌株制成悬浮液并加入到活性炭球体中;本发明通过活性炭附着复合微生物菌株,能够有效吸附复合微生物菌株,与载体能结合牢固,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和水体及底泥溶解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污染底泥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尤其涉及一种改善黑臭水体底泥厌氧状况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导致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水体黑臭并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导致污泥的处理形势日益严峻。污泥中含有大量蛋白、多糖等有机物,目前我国已有8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巢湖、太湖和滇池均发生过大面积水华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和饮用水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后,大部分聚积在底泥中,导致河流、湖泊底泥遭到严重污染,而底泥是水生态系统中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的重要场所,与水体存在着一种沉降吸附和解吸释放的动态平衡,当水体环境变化时,底泥中的污染物会重新释放到水体,现有污水底泥厌氧多采用微生物降解厌氧,但微生物在底泥中被吸附较低,活性不高,微生物与载体不能结合牢固,存在着诸多缺陷,因此,底泥污染的控制成为治理水体污染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黑臭水体底泥厌氧状况的药剂及制备方法,使污染底泥恢复良性土壤骨架和孔隙结构,改善黑臭水体厌氧状态,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和水体及底泥溶解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善黑臭水体底泥厌氧状况的药剂,其组成物料包括以下成分:10-16份的CaO,16-20份的Al2(SO4)3,12-14份的FeO,8-12份的碳酸钠,4-6份的碳酸氢钠,20-32份的煤质活性炭,1-3份的水解酶,1-3份的聚丙烯酰胺,1-2份的复合微生物菌株。
一种改善黑臭水体底泥厌氧状况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各物料进行有效配比;2)将固体物料进行粉碎,将煤质活性炭粉碎成6-10目活性炭,并将活性炭制成带有通孔的半球体;3)将半球体活性炭两两一组构成球体并固定,并将其他粉碎物料置于活性炭球体内,并将通孔用水溶性物料封堵;4)将复合微生物菌株制成悬浮液并加入到活性炭球体中,并在25-40℃范围内培养24-48h,得到药剂。
将上述药剂抛入到污染底泥中,CaO与水反应均会生成Ca2+,Ca2+和底泥中的磷酸根结合生成羟磷灰石沉淀,同时,所生成的羟磷灰石具有吸附磷的作用,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且会将底泥中不稳态磷向稳定态磷转化,且很难解析,达到抑制底泥磷的释放的效果,硫酸根的加入降低了溶解氧负荷成为新的电子受体参与生物降解反应,能够抑制微生物对氮素的作用,降低底泥中TN、NH4+-N、H2S等;本发明申请基于本公司前期申请发明专利,能够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稳定化能力,能够稳定底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且不会对底泥和水体产生二次污染,通过活性炭附着复合微生物菌株,球形活性炭能够有效吸附复合微生物菌株,并在水解酶、聚丙烯酰胺的作用下,活性高,微生物与载体能结合牢固,球形活性炭内物料能够胀大将球形活性炭顶开成两半球形形状,改善底泥基质,效果显著,改善黑臭水体厌氧状态,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和水体及底泥溶解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自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自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7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