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牛奶箱搬运的滑槽变位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2502.8 | 申请日: | 2018-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9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贡献;熊琪;刘璧钺;周鹏;张文;李钟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25/00 | 分类号: | B66C25/00;B66C1/10;B66C11/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取架 抓取 升降装置 牛奶箱 驱动器 搬运 导向曲轨 行走门架 起重机 轨迹销 变位 滑槽 自动化 吊装设备 配合连接 人力资源 线性排列 控制器 可变形 可活动 横梁 穿设 堆载 分装 取货 下端 卸货 吊装 货物 轨道 运输 | ||
1.一种用于牛奶箱搬运的滑槽变位起重机,包括行走门架(1),行走门架(1)的底端设有电机驱动的行走轮组(11),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门架(1)的横梁上设有升降装置(2),升降装置(2)上设有堆载控制器,所述升降装置(2)下端横向设有抓取梁(3),抓取梁(3)上设有曲张驱动器,抓取梁(3)的下方X形抓取架(4),曲张驱动器与X形抓取架(4)配合连接,X形抓取架(4)上的中心和各端点上均设有吊抓装置(5);所述抓取梁(3)的两端设有导向曲轨(31),两个导向曲轨(31)与抓取梁(3)构成“S”形的一体结构,X形抓取架(4)上设有两个轨迹销轴(44),轨迹销轴(44)可活动地穿设于导向曲轨(31)的轨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牛奶箱搬运的滑槽变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提升支架(21)、提升电机(22)、滚筒(23)、导向副(24)和升降杆(25),提升电机(22)和导向副(24)通过提升支架(21)固定在行走门架(1)的横梁上,滚筒(23)可转动地装配在提升支架(21)上且提升电机(22)与滚筒(23)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杆(25)可上下活动地穿设于导向副(24),升降杆(25)下端与抓取梁(3)固定连接,升降杆(25)的下端设有动滑轮(252)和缆线销钉(251),提升支架(21)上设有定滑轮(231),滚筒(23)上设有牵引绳(26),牵引绳(26)的一端依次穿过动滑轮(252)、定滑轮(231)后连接在缆线销钉(25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牛奶箱搬运的滑槽变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载控制器包括若干高度传感器(27),若干高度传感器(27)相互间隔地设置在升降杆(25)上,导向副(24)上设有与提升电机(22)连接的感应控制器(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牛奶箱搬运的滑槽变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形抓取架(4)包括线性导向杆(41)和曲张活动杆(42),线性导向杆(41)和曲张活动杆(42)的中心点相互连接构成可变形的X形一体结构,线性导向杆(41)的两端设有与导向曲轨(31)配对的线性轨道(43),轨迹销轴(44)穿设于导向曲轨(31)和线性轨道(43)内进而使二者构成一体联动,所述曲张活动杆(42)的中心点和两端均设有吊抓装置(5),两个轨迹销轴(44)上分别设有吊抓装置(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牛奶箱搬运的滑槽变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张驱动器包括丝杆电机(32)与其传动连接的螺旋副(33),丝杆电机(32)的丝杆轴沿抓取梁(3)与其平行设置,从而使螺旋副(33)在抓取梁(3)上可水平往复运动;所述螺旋副(33)上设有铰链轴(35),铰链轴(35)上连接有两个驱动臂(34),两个驱动臂(34)的一端分别与线性导向杆(41)和曲张活动杆(42)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牛奶箱搬运的滑槽变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副(33)上设有与丝杆电机(32)连接的位置控制器,驱动臂(34)上设有与位置控制器对应的位置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牛奶箱搬运的滑槽变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抓装置(5)包括舵机(52)、吊具支架(51)和两个配对的夹爪(53),吊具支架(51)与X形抓取架(4)配合连接,舵机(52)固定在吊具支架(51)上,舵机(52)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54),所述两个夹爪(53)对称设置在吊具支架(51)上,两个夹爪(53)的里端分别与吊具支架(51)转动连接,且两个夹爪(53)的里端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咬合齿轮(55),驱动齿轮(54)与其中一个咬合齿轮(55)啮合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25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塔机力矩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装修用板材室外吊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