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基于车载显示终端的自适应调节音效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1777.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4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代阔;周游游;黄胜军;李岩;赵麓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R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基于 车载 显示 终端 自适应 调节 音效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基于车载显示终端的自适应调节音效系统和方法,所述自适应调节音效系统包括:显示终端;数据处理装置;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显示终端的实时位置,并将显示终端的实时位置发送给数据处理装置;收音装置,包括录音单元,收音装置通过录音单元收集音频信号,并将收集的音频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显示终端的实时位置判断显示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将音频信号与初始设置的音频参数进行对比,以生成调节信号,并根据调节信号调整显示终端的发声。由此,能够在显示终端位置变化时自适应调节音效,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显示终端周边声场不会因位置变化而改变,而且实现了调整的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终端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车载显示终端的自适应调节音效系统、一种具有该自适应调节音效系统的车辆和一种基于车载显示终端的自适应调节音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增长,汽车音效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消费者对整车音效的要求已经不是可以清晰发音那么简单,而是对整车音效在保真度和声场还原度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市场上的车载多媒体设备,也进行着换代升级,例如,悬浮式PAD、隐藏式PAD、旋转式PAD等逐步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随之而来的,PAD位置的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车(尤其是PAD附近)的音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车载显示终端的自适应调节音效系统,该系统能够在显示终端位置变化时自适应调节音效,这样不仅能够抵消用户因操作显示终端而带来的听觉上的差异,保证了显示终端周边声场不会因位置变化而改变,而且能够免去设置等复杂操作,实现了调整的智能化。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车载显示终端的自适应调节音效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载显示终端的自适应调节音效系统,包括:显示终端;数据处理装置;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显示终端的实时位置,并将所述显示终端的实时位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收音装置,所述收音装置包括录音单元,所述收音装置通过所述录音单元收集音频信号,并将收集的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显示终端的实时位置判断所述显示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将所述音频信号与初始设置的音频参数进行对比,以生成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整所述显示终端的发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车载显示终端的自适应调节音效系统,通过位置检测装置检测显示终端的实时位置,并将显示终端的实时位置发送给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根据显示终端的实时位置判断显示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收音装置中的录音单元收集音频信号,并将收集到的音频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装置,进一步,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将音频信号与初始设置的音频参数进行对比,以生成调节信号,并根据调节信号调整显示终端的发声。由此,能够在显示终端位置变化时自适应调节音效,这样不仅能够抵消用户因操作显示终端而带来的听觉上的差异,保证了显示终端周边声场不会因位置变化而改变,而且能够免去设置等复杂操作,实现了调整的智能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基于车载显示终端的自适应调节音效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终端包括发声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整所述发声装置的发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音装置还包括音效识别单元,所述音效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当前音效,并将所述当前音效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将所述当前音效与初始设置的音效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相同,其中,如果相同,则停止对所述发声装置的调整;如果不同,则继续调整所述发声装置的发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1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脸部识别的手机的信息管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移动通信终端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