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城市道路解决老城区机动车停车的停车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86157.3 | 申请日: | 2018-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6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海;苏秋鹏;张鸿燚;王玉熙;魏彬;李茹;李平谱;宋晓峰;王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1C1/04;E04H6/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停车库 市政道路 驻车室 非机动车道 立体停车库 地面道路 机动车道 停车装置 城市道路 进出口 机动车 车道 升降机 停车 全自动机械式 全自动机械 道路功能 地下管线 地下空间 交通组织 升降井道 停车技术 红线 驻车 传递 汽车 居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城市道路解决老城区机动车停车的停车装置,地下停车库进出口设置在市政道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并设置进出口集散车道;地下停车库自上而下布置有地面道路层、地下管线层和机械式地下停车库层;在地面道路层上设有供汽车驶入的驻车室,驻车室的进出口设置在市政道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集散车道上,驻车室的驻车平台通过升降井道内的升降机与全自动机械立体停车库实现传递连接。本发明可以解决开辟老城区周边市政道路红线范围的地下空间,在满足道路功能且交通组织合理的前提下,布置更加集约的全自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解决老城区居民的停车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停车库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车停车方式主要分为平面停车场及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其中:平面停车根据停车位位置分为道路用地内路侧公用停车场,道路用地外建设用地专用或公共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设置在道路外建设用地专用或公共停车场中。
(1)平面停车:
平面停车均需驾驶员将机动车停至具体车位上。
①道路用地内路侧停车
设置在道路用地内的快速路、主干路菱形立交桥下、辅路路侧或次支等级道路路侧,受道路用地宽度限制,桥下车辆停放方式主要以垂直式为主,路侧车辆停放方式主要以平行式为主。
车辆在停放过程中,后车需等待前车停放好后才可继续通行,对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能力均有一定影响。由于利用市政道路作为机动车通行通道,单位停车设施的用地面积相对较小。
②道路用地外建设用地专用或公共停车场
设置在道路用地外建设用地中,主要为所属建设用地服务的专用停车场,也有建设用地性质为停车场用地的公共停车场,可设置为地面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等,车辆停放方式主要以垂直式或斜列式为主。单位停车设施需要的用地面积一般较大。
(2)机械式立体停车
设置在道路用地外建设用地中,分为全自动停车库与复式停车库。驾驶员将机动车停至驻车室内即可离开,由搬运设备将机动车搬运至具体车位。单位停车设施需要的用地面积较小。
①全自动停车库
具体分为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和多层循环类,多用于新建建设地块配建停车库。
②复式停车库
具体分为升降横移类和简易升降类。升降横移类多用于既有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改造,简易升降类则多用于停车位紧张的老旧小区立体停车改造。
(3)现有老城区停车方式
城市老城区用地一般以老旧的平房及胡同为主,与居住配套的机动车停车设施用地严重不足,在老城区内部,机动车占用部分胡同宽度停车,在老城区周边,市政道路路侧停车位有限,很多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违法停车,即便如此,停车需求也难以满足,杂乱无章的停车对老城区的城市风貌也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城市道路解决老城区机动车停车的停车装置,以开辟老城区周边市政道路红线范围的地下空间,在满足道路功能且交通组织合理的前提下,布置更加集约的全自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解决老城区居民停车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61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篮式智能无避让停车
- 下一篇:单立柱智能无避让停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