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双侧墙复合十字交叉法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2125.6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武;王俊涛;周跃峰;吴旭;姜波;喻渝;朱勇;张涛;卿伟宸;鲜国;王若晨;吴维洲;李文戈;黄华;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导洞 初期支护体系 复杂地质条件 大跨度隧道 十字交叉法 二次衬砌 隧道施工 支护结构 易变形 沉降 侧墙 拱顶 拱墙 软岩 承载 双侧壁导坑法 复合 防水效果好 整体式模板 初期支护 弧形拱顶 技术难题 结构受力 开挖断面 施工安全 优化结构 支护体系 便利性 墙基础 可控 受力 台车 保证 | ||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双侧墙复合十字交叉法施工方法,以克服软岩大跨隧道施工中拱顶沉降不宜控制、支护结构易变形等技术难题,优化结构受力,提高施工便利性和确定施工安全。该方法先施工两侧导洞,并在导洞内施工初支边墙基础,作为上部初期支护体系的承载基础,解决软岩大跨隧道施工中拱顶沉降不宜控制,支护结构易变形的问题;基座仅作为初期支护的承载基础,在确保拱墙初期支护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拱墙二次衬砌仍可采用整体式模板台车施工,工艺简便,确保二次衬砌的整体性,防水效果好,施工质量可控;两侧导洞采用了弧形拱顶的开挖断面,与常规双侧壁导坑法导洞相比,结构受力更优,施工方便,支护体系施工质量易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特别涉及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双侧墙复 合十字交叉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于铁路建设高速发展期,中国铁路“四纵四横”已基本成 型,国家铁路规划提出“八纵八横”的目标,山区铁路将大规模修建,受地 质、地形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及防灾救援等因素的限 制,隧道中多设有大跨度隧道段落。
现有比较成熟的隧道开挖方法主要有:全断面法、台阶法、台阶分部 法、上下导坑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及双侧壁导坑法等。对于穿越 断层,且地层岩性以泥岩、泥质灰岩等软质岩为主的大跨度隧道,上述开 挖施工方法非常困难,存在初期支护边墙脚承载不足,临时支撑多,拆撑 距离受限,围岩易变形,不稳定以及施工操作不便等问题,施工安全风险 极高,工程质量及施工工期不能保证。
因此,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 投资,必须采用新的开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 双侧墙复合十字交叉法施工方法,以克服软岩大跨隧道施工中拱顶沉降不 宜控制、支护结构易变形等技术难题,优化结构受力,提高施工便利性和 确定施工安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双侧墙复合十字交叉法施工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分步开挖左侧导洞上台阶、左侧导洞下台阶,开挖前先施作相应 超前支护,开挖后立即施作相应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⑵灌注左侧导洞钢架混凝土基座;
⑶分步开挖右侧导洞上台阶、右侧导洞下上台阶,开挖前先施作相应 超前支护,开挖后立即施作相应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⑷右侧导洞钢架混凝土基座;
⑸开挖拱部左侧上台阶,开挖前先施作相应超前支护,开挖后立即施 作相应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并在相应初期支护的顶部施作与围岩锚固连 接的锚杆,锚杆另一端与钢拱架牢固连接;
⑹开挖拱部左侧下台阶,开挖前先施作相应超前支护,开挖后立即施 作相应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该相应初期支护的下端与左侧导洞钢架混凝 土基座中预留的钢架连接,拆除左侧导洞中拱部支护;
⑺开挖拱部右侧上台阶,开挖前先施作相应超前支护,开挖后立即施 作相应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并在相应初期支护的顶部施作与围岩锚固连 接的锚杆,锚杆另一端与钢拱架牢固连接;
⑻开挖拱部右侧下台阶,开挖前先施作相应超前支护,开挖后立即施 作相应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该相应初期支护的下端与右侧导洞钢架混凝 土基座中预留的钢架连接,拆除右侧导洞中拱部支护;
⑼分步开挖下部核心土上层、下部核心土下层,开挖完成后立即施作 仰拱初期支护;
⑽分段灌注仰拱二次衬砌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后灌注仰拱填充层 混凝土;
⑾待仰拱填充层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模板台车整体灌注拱墙二次衬 砌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2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冻结孔口止逆装置
- 下一篇:轴向可更换式铰接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