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挡连杆机构及换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6155.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9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陈振文;朱玉珊;董钊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6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连杆 弹性件 连接件 通孔 限位部 空腔 球碗 缓冲减振效果 变速器 换挡摇臂 换挡装置 可移动地 组件包括 有效地 支撑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连杆机构,包括换挡连杆组件和用于连接换挡摇臂的球碗,换挡连杆组件包括连接件、换挡连杆、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球碗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连接件内设有空腔,换挡连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设于空腔内,换挡连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换挡连杆上设有限位部,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换挡连杆的一端上,且第一弹性件抵靠在限位部的一端上,第一弹性件支撑在空腔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上;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换挡连杆的另一端上,且第二弹性件抵靠在限位部的另一端上,第二弹性件支撑在第一通孔上。本发明提供的换挡连杆机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换挡连杆机构的缓冲减振效果,从而避免变速器受到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挡连杆机构及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变速机构的换挡操作,由执行器驱动换挡连杆机构,以操纵变速器上的换挡摇臂进行档位切换。由于换挡连杆的减振性能、缓冲行程的大小等因素都将影响到换挡摇臂的性能,最终影响到整车换挡的效果,因此换挡连杆机构对于变速机构的换挡可靠性和HVH性能至关重要。
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上使用的换挡连杆机构,换挡连杆机构包括连杆组件1′、减振橡胶2′以及与换挡摇臂连接的球碗3′,连杆组件1′与球碗3′刚性连接,而减振橡胶2′设于连杆组件1′和球碗3′之间,以通过减振橡胶2′对换挡摇臂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
但是,在实施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减振橡胶由于其硬度及耐久性要求,可变形的位移及承载的力值有限,振动传递衰减小,无法对换挡摇臂起到足够的缓冲减振作用,导致换挡连杆机构的减振效果较差,且容易造成变速器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挡连杆机构及换挡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换挡连杆机构减振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所述换挡连杆机构的缓冲减振效果,进而避免变速器受到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挡连杆机构,包括换挡连杆组件和用于连接换挡摇臂的球碗,所述换挡连杆组件包括连接件、换挡连杆、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球碗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内设有空腔,所述换挡连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换挡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换挡连杆上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换挡连杆的一端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空腔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换挡连杆的另一端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一通孔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内锁套以及套设在所述内锁套上的外锁套,所述内锁套的内腔和所述外锁套的内腔形成所述空腔;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外锁套的一端上,所述内锁套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球碗上;所述换挡连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内锁套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内锁套的内侧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锁套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弹性锁扣,所述内锁套的外侧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凹槽,且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沿所述内锁套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内锁套插入所述外锁套内时,所述弹性锁扣扣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在所述外锁套相对所述内锁套旋转至锁紧位置时,所述弹性锁扣脱离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并最终扣接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凹槽远离所述球碗的一端设有轴向限位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锁套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设置的第三通孔,所述弹性锁扣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上,所述弹性锁扣的另一端上设有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内锁套的内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6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控制装置
- 下一篇:接合两个齿轮元件的方法以及实现这种方法的驱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