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列车综合监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3354.1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池;张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可池 |
主分类号: | B61B13/10 | 分类号: | B61B13/10;B61L2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506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潘渡乡***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管道 车厢 综合监测控制系统 列车 集中控制系统 管道真空 监测系统 匹配 高速行驶 监控中心 可靠运行 数据上传 状态监测 圆形状 监测 挂置 管控 轨道 缓冲 均布 自动化 体内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列车综合监测控制系统,提供一管道列车装置,所述管道列车装置包括:截面呈圆形状的真空管道和均布在真空管道体内的多个轨道,所述多个轨道上分别挂置有外车厢,所述外车厢内设有与其周侧相互缓冲的内车厢;还提供一用于监测所述真空管道内真空程度的管道真空度监测系统;所述管道真空度监测系统与设置于监控中心处的集中控制系统无线匹配,将监测的数据上传至该集中控制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道列车综合监测控制系统,与设置于真空管道内可高速行驶车厢匹配,极大地提高了对车厢的管控以及状态监测的自动化程度,保证了高速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列车综合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一种形式,对该词有两种理解: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美subway;英tube,underground)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指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etro),中国台湾则称为捷运(Rapid transit),香港称为“大运量通勤铁路”(Mass Transit Railway)。除了上述的地下铁以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可以敷设于高架桥和地面。因此,地铁是路权专有的,无平交,这也是地铁区别于轻轨交通系统的根本性的标志。然而上述的地铁无法在同一个轨道内运行多组列车,从而造成通行效率较低,同时还缺乏对应的高效准确且可保障运行的监测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列车综合监测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列车综合监测控制系统,提供一管道列车装置,所述管道列车装置包括:截面呈圆形状的真空管道和均布在真空管道体内的多个轨道,所述多个轨道上分别挂置有外车厢,所述外车厢内设有与其周侧相互缓冲的内车厢;还提供一用于监测所述真空管道内真空程度的管道真空度监测系统;所述管道真空度监测系统与设置于监控中心处的集中控制系统无线匹配,将监测的数据上传至该集中控制系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道体内均匀设有四个轨道。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道与外车厢之间通过磁力悬浮,所述外车厢与内车厢之间通过磁力悬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真空管道与外车厢之间磁悬浮状态的第一磁悬浮状态监测系统,且该系统与所述集中控制系统无线匹配;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外车厢与内车厢之间磁悬浮状态的第二磁悬浮状态监测系统,且该系统与所述集中控制系统无线匹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道上连接有支管,各支管构造与真空管道结构相同。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道上位于停靠站位置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由若干个相同结构的叶片构成圆形状,各叶片沿径向伸缩运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叶片的叶片驱动系统,所述叶片驱动系统与所述集中控制系统无线匹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道上设有抽真空管道和充气管道。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抽真空管道匹配的抽真空系统以及与所述充气管道匹配的充气系统,且所述抽真空系统与所述充气系统均与所述集中控制系统无线匹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车厢内设置有车载综合控制系统,包括:车载控制单元、温度监测单元、氧气浓度监测单元、氧气供应设备、车厢位置监测单元、供电电源电源单元、无线通信单元以及车厢驱动系统;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集中控制系统无线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可池,未经张可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