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3125.X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8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井川阳木;阿部靖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0 | 分类号: | B60N2/30;B60N2/68;B60N2/4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陈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装置 上卡 车辆座椅 联接装置 下卡 紧固 车辆地板 横向间隔 制造成本 高刚度 上导轨 下导轨 最小化 座椅 变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经由具有高刚度的导轨装置和联接装置连接于车辆地板,以便使导轨装置和联接装置的变形最小化,而基本上不增加座椅的重量和制造成本。所述车辆座椅设置有上卡合部,所述上卡合部被紧固于所述导轨装置的上导轨侧的构件;以及下卡合部,所述下卡合部被紧固于所述导轨装置的下导轨侧的构件,且包括从上方与所述上卡合部的对应部分相对的部分,所述部分限定所述上卡合部和所述下卡合部之间规定的间隙。所述联接装置设置成与所述导轨装置横向间隔开,并且所述上卡合部和所述下卡合部基本上设置在所述联接装置的正上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车辆座椅包括下导轨,所述下导轨具有可枢转地连接于车辆地板的前端;上导轨,所述上导轨由所述下导轨可滑动地卡合并且固定地紧固于座垫框架;以及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设置于所述下导轨的后端并且被构造成与牢固地紧固于所述地板的撞销(striker)可脱开地卡合。
例如参见日本专利JP2005-53246A。一旦所述撞销从所述联接装置中释放,该车辆能够围绕所述下导轨的所述前端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枢转。
在这样的座椅中,为了使在车辆碰撞时产生的惯性力下导轨装置和联接装置的变形最小化,需要构建具有高刚度的导轨装置和联接装置。
因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座椅的重量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经由具有高刚度的导轨装置和联接装置连接于车辆地板,以便使导轨装置和联接装置的变形最小化,而基本上不增加座椅的重量和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1),包括:用于座垫(3)的骨架座垫框架(5);导轨装置(33),所述导轨装置(33)包括紧固于所述座垫框架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导轨(36)和可滑动地与所述上导轨卡合的下导轨(35);联接装置(50),所述联接装置(50)设置在所述下导轨上以可脱开地卡合设置在车辆地板(F)上的撞销(80);上卡合部(75C,76C),所述上卡合部(75C,76C)被紧固于所述上导轨侧的构件;以及下卡合部(42C,71B),所述下卡合部(42C,71B)被紧固于所述下导轨侧的构件,且包括从上方与所述上卡合部的对应部分相对的部分,所述部分限定所述上卡合部和所述下卡合部之间规定的间隙;其中,所述联接装置设置成与所述导轨装置横向间隔开,并且所述上卡合部和所述下卡合部基本上设置在所述联接装置的正上方。
在车辆碰撞时,车辆座椅受到向上的惯性力。由于以上详细说明的本发明的特征,此时,所述上卡合部和所述下卡合部彼此卡合,从而防止所述导轨装置承受过大的负载,并且使其免于过度变形。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在所述上卡合部和所述下卡合部之间限定的间隙,不会对所述导轨装置的运动施加摩擦阻力。特别地,因为所述上卡合部和所述下卡合部设置在所述联接装置的大致正上方,所以施加到车辆座椅上的负载线性地传递到固定地紧固于地板的撞销,并且基本上没有弯曲力矩施加到所述导轨装置。因此,在车辆碰撞情况下,导轨装置能受到顺利的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座垫框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构件(11,15)和在所述纵向构件之间横向延伸的多个横向构件(13,16),且所述上卡合部设置在沿前后方向伸长的上卡合构件(75,76)的下部中并且紧固于其中两个所述横向构件。
因为所述上卡合部形成于上卡合构件中,所述上卡合构件紧固于所述座垫框架的横向构件上,所以所述上卡合部的刚度被最大化。因为施加到所述上卡合部的负载可以直接传递到所述座垫框架,所以顺利地保护所述导轨装置免于过度的负载。
优选地,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支承板(42),所述支承板(42)包括连接于所述下导轨的底壁(35A)的下壁(42A)和从所述下壁的侧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42B),其中,所述联接装置连接于所述侧壁,并且所述下卡合部形成于所述侧壁的上边缘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椅背角度调节功能的儿童座椅
- 下一篇:四连杆式快速前翻汽车座椅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