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废气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6421.7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4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明;郑希芳;曾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炉 隔板 吸收炉 处理设备 含硫废气 曝气机构 进气管 燃烧炉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工作效率 内壁密封 腔室内部 石灰浆液 一端连接 锥形头 分隔 氧气 配合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硫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燃烧炉、吸收炉、反应炉、连接燃烧炉和吸收炉的管道及连接吸收炉和反应炉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有锥形头并通入反应炉内;所述反应炉内设有与反应炉内壁密封配合的隔板和与隔板相配合的曝气机构;所述隔板将反应炉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部设有石灰浆液;本发明通过曝气机构可以对第一腔室内通入氧气加快反应速度,从而加快整个设备的速度,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硫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是现在面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工业化的推进,大型工厂也越来越多,废气排放量也增多,其中含硫废气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室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现有的含硫废气处理设备会把含硫的废气与反应炉内的石灰浆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然后通过亚硫酸钙氧化生成石膏回收利用,但反应炉内的氧气含量很低使得亚硫酸钙的氧化速度很慢,从而减慢了整个设备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快速的含硫废气处理设备。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硫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燃烧炉、吸收炉、反应炉、连接燃烧炉和吸收炉的管道及连接吸收炉和反应炉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有锥形头并通入反应炉内;所述反应炉内设有与反应炉内壁密封配合的隔板和与隔板相配合的曝气机构;所述隔板将反应炉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部设有石灰浆液;通过燃烧室使废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然后通过吸收炉使得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硫酸和亚硫酸反应液;其次通过第一腔室内的石灰浆液与未完全吸收的废气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再通过曝气机构为第一腔室内提供氧气,对生成的亚硫酸钙进行快速氧化,加快石膏的生成,加快整个设备的处理效率。
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用于向反应炉第一腔室内提供氧气的曝气装置和用于开启曝气装置的开关装置;通过开关装置来控制曝气机构,使得曝气机构可以在需要时自动提供氧气。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若干出气管、与出气管相连的曝气管道、与曝气管道相连的曝气机及设于出气管内的防漏组件;所述隔板上设有与出气管数量相同的出气孔,所述出气管上部与出气孔内壁密封配合;通过曝气机提供氧气经过曝气管道和出气管输送到第一腔室内,并且通过防漏组件防止石灰浆液进入到出气管中;通过出气孔使得氧气可以进入反应炉的第一腔室中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所述防漏组件包括圆珠、固定于圆珠顶端的连接棒及设于连接棒顶端的圆板,所述圆板接近出气管顶端,所述圆珠上半部沿周向设有若干凹槽;设置圆珠和圆板防止石灰浆液进入出气管中,圆板接近出气管顶端保证了圆板上移一小段距离就可以离开出气管从而为反应炉第一腔室提供氧气,运动行程小,故障率低;圆珠上设有凹槽保证氧气可以从凹槽进入到反应炉第一腔室中。
所述出气管内设有可供圆珠移动的球形槽,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支架与隔板固连,所述挡板与圆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设置球形槽使得圆珠可以上下移动,而且圆珠在球形槽底端时可以起到一个防漏作用,通过挡板和第二弹簧可以使得曝气结束后圆板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继续防止石灰浆液进入。
所述圆板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出气管外设有与第一磁铁相配合的第二磁铁;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吸引使得圆板可以快速回到原位,且圆板与出气管之间的贴合更为紧密,加强了密封效果。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固设于第二腔室内的固定座、活动设于固定座上的开关把手及用于驱动开关把手下翻的压板组件;通过压板组件下压来开启开关把手从而开启曝气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6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