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交车单体、分体式公交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2402.7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钱嵊山;杨宏伟;叶剑;王国策;范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44 | 分类号: | B60D1/44;G06Q10/02;G06Q50/30;G08G1/123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向妮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乘车 分体式 乘客 预订 乘车路线 管控中心 行车线路 拼接 公交车线路 乘客需求 交通运输 身份信息 终端传输 传输 上下车 时间段 计程 行车 终端 贯穿 缓解 规划 | ||
1.一种公交车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本体和用于连接另一个公交车单体的连接机构,所述车身本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换乘车门,所述连接机构由布置在车身本体前端的第一基体和布置在车身本体后端的第二基体构成,在公交车单体进行前后拼接时,通过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公交车单体的两两连接,并在连接后开启公交车单体前后两端的换乘车门,以形成一条内部换乘通道;车身本体内还配置有动力驱动系统、定位系统、环境感知系统、行驶控制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单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可伸缩地设于车身本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单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基体上配置有螺孔,第二基体配置有与螺孔配合使用的螺杆,在公交车单体两两拼接时,螺杆插入螺孔内实现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交车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为两段式设计,采用万向节机构设计,每两个公交车单体拼接后,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向第二基体所处的公交车单体内移动,使万向节机构处于两个公交车单体拼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单体,其特征在于,车身本体的前后端配置有电磁材料。
6.一种分体式公交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乘车预订终端、分体式公交车以及公交管控中心,分体式公交车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公交车单体,公交管控中心通过互联网络分别与公交车单体及乘车预订终端数据连接;
乘车预订终端,根据用户指令生成预乘车乘客的乘车预订信息,并将其发送至公交管控中心进行乘车预订,其中,乘车预订信息包括身份信息、乘车时间及乘车路线;
公交管控中心,根据接收到的乘车预订信息对公交车单体的行车进行规划并生成各公交车单体于各时间段的行车规划数据,然后将行车规划数据分别发送至各公交车单体,其中,行车规划数据包括行车线路信息以及拼接指令;
公交车单体,接收公交管控中心发送的行车规划数据,并根据行车线路信息进行行驶;实时获取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公交管控中心,在公交车单体所处地理位置位于拼接指令所指定的拼接或分体的道路位置区域时,与指定的公交单体进行拼接或分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公交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公交管控中心还根据拼接指令提前发送乘车更换通知至相应的乘车预订终端,以提醒乘客即时更换其所在公交车单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公交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公交管控中心根据接收到的乘车预订信息对公交车单体的行车进行规划并生成各公交车单体于各时间段的行车规划数据,具体包括:公交管控中心根据各乘车站点于各时间点的乘客人数和预乘车乘客的乘车路线来规划并生成各公交车单体的行车规划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公交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公交管控中心在进行各公交车单体分体规划时,根据需要更换公交车单体的乘客数量来确定分体时需要更换行车线路的公交车单体,并选择乘坐需要更换行车线路乘客数量较多的公交车单体作为分体目标。
10.一种分体式公交车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公交车单体,包括:
乘车预订终端根据用户指令生成预乘车乘客的乘车预订信息并将其发送至公交管控中心进行乘车预订;公交管控中心根据接收到的乘车预订信息对公交车单体的行车进行规划并生成各公交车单体于各时间段的行车规划数据,然后将行车规划数据分别发送至各公交车单体,其中,行车规划数据包括行车线路信息以及拼接指令;
公交车单体接收公交管控中心发送的行车规划数据,并根据行车线路信息进行行驶;实时获取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公交管控中心,在公交车单体所处地理位置位于拼接指令所指定的拼接或分体的道路位置区域时与指定的公交单体进行拼接或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24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