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色透明含降冰片烯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9315.6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青;张森;刘述梅;陈植耿;黄皓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J5/18;C08G73/10;C08F222/06;C08F232/08;C08F222/40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向玉芳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冰片烯 聚酰亚胺薄膜 制备 聚酰胺酸溶液 马来酸酐 醋酸盐 悬浊液 二胺 联苯四甲酸二酐 取代马来酰亚胺 耐热性 二元共聚物 三元共聚物 无色透明性 真空干燥箱 超声剥离 程序升温 洁净玻璃 均匀涂抹 研磨混合 制备糊状 综合性能 一次性 保温 冷却 | ||
1.一种无色透明含降冰片烯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环境湿度低于40%、冰浴和氮气氛围下,将脂肪族二胺溶于极性有机溶剂中,保持其质量浓度为6~10%,至脂肪族二胺完全溶解后,再继续搅拌10~15分钟,加入冰醋酸,搅拌5~10分钟,得到糊状二胺醋酸盐悬浊液;所述脂肪族二胺为对二亚甲苯二胺或反式-1,4-环己二胺;所加冰醋酸的添加量为脂肪族二胺氨基摩尔数的1.1~1.5倍;
(2)将降冰片烯-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或N-取代马来酰亚胺-降冰片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与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研磨混合均匀,一次性加入到步骤(1)所制备的二胺醋酸盐悬浊液中,反应6~12小时,得到聚酰胺酸溶液;控制总酸酐基与氨基摩尔比为1:1,降冰片烯-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或N-取代马来酰亚胺-降冰片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质量为脂肪族二胺和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两者质量和的1~11%;所述聚酰胺酸溶液为含降冰片烯结构对二亚甲苯二胺-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型聚酰胺酸溶液或含降冰片烯结构反式-1,4-环己二胺-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型聚酰胺酸溶液;
(3)将步骤(2)所得的聚酰胺酸溶液均匀涂抹于洁净玻璃片上,置于真空干燥箱中,消除气泡;按设定程序升温和保温:在70±2℃下保持1.8~2.2小时,120±2℃下保持1~1.2小时,150±2℃下保持1.8~2.2小时,200±2℃下保持1~1.2小时,300±2℃下保持1~1.2小时;处理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再放入水中超声剥离,将所得薄膜真空干燥,得到无色透明含降冰片烯结构聚酰亚胺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色透明含降冰片烯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极性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色透明含降冰片烯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降冰片烯-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降冰片烯和马来酸酐二种单体按摩尔比0.5~1:1溶解到有机溶剂中,控制二种单体总浓度为1~3mol/L;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抽真空、充入氮气,反复排空气,密闭,在65~75℃下持续搅拌8~24小时后结束反应;将所得溶液倒进无水甲醇中,析出沉淀,过滤,所得固体产物用无水甲醇洗涤,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状产物,为降冰片烯-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
步骤(2)所述的N-取代马来酰亚胺-降冰片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N-取代马来酰亚胺、降冰片烯、马来酸酐三种单体按摩尔比r:1:(1-r)溶解到有机溶剂中,其中r=0.1~0.5,控制三种单体总浓度为1~3mol/L;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抽真空、充入氮气,反复排空气,密闭,在65~75℃下持续搅拌8~24小时后结束反应;将所得溶液倒进无水甲醇中,析出沉淀,过滤,所得固体产物用水甲醇洗涤,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状产物,为N-取代马来酰亚胺-降冰片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色透明含降冰片烯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1,4-二氧六环、苯或四氢呋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色透明含降冰片烯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加入量为单体总摩尔数的0.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色透明含降冰片烯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冰片烯-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的结构式如下:
式中m、n分别为二元共聚物中降冰片烯和马来酸酐的摩尔分数,其中,m:n≈1,m+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93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