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文鱼刺身调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54027.1 申请日: 2018-03-26
公开(公告)号: CN108157905A 公开(公告)日: 2018-06-15
发明(设计)人: 赵旭;刘思全;赵云辉;赵跃春;欧静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尊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27/10 分类号: A23L27/10;A23L33/00;A23L3/3472
代理公司: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鱼刺 调料 山葵 柠檬汁 金桔 红糖 调料配方 食品安全 保鲜期 凉开水 原生态 姜泥 制作 增色 食盐 海拔 生长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文鱼刺身调料,其组分占比包括77.2~83.2%山葵泥、12.7~16.7%凉开水、2.0~2.6%柠檬汁、1.5~1.9%红糖、0.35~0.45%姜泥、0.25~0.35%金桔汁和0.37~0.43%食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三文鱼刺身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三文鱼刺身调料配方独特,采用位于海拔2000m以上、生长3年以上的原生态山葵,符合大众食品安全观念,且山葵原料质量更好,风味更佳并兼具特色;添加适量的柠檬汁和金桔汁,为调料口感增色的同时,适度延长了保鲜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文鱼刺身调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三文鱼是世界名贵鱼类之一,因其鳞小刺少,肉色橙红,肉质细嫩鲜美,口感爽滑,既可直接生食,又能烹制菜肴,深受人们喜爱。为保持它美好的口感及味觉,很多人将三文鱼制作成刺身直接食用,但是三文鱼在加工或者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特别是致病菌的污染,因此如何保证其食用安全性是很多食用者所担心的问题。

目前人们在食用三文鱼使时通常辅以各种酱油或者芥末等调味料以达到杀菌调味效果,提高食用安全性,但酱油杀菌效果差,依然不能够提供有效的食用安全性保障;芥末更符合国内消费者追求口感刺激的需求,其虽然具有杀菌功效,但其十分辛辣,对口舌会有强烈刺激,会掩盖三文鱼本身的独特风味和口感,而且上火、牙痛、咽喉痛、胃炎患者等身体不适者以及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均不宜食用,使得食用人群受到限制。

专利“CN105192659A”公开了一种三文鱼鲜食用调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5~10份马郁兰,1~3份紫苏,3~5份柠檬香蜂草,0.5~1份胡椒粉,5~10份蜂蜜,1~3份柠檬汁,20~30份发酵鱼露。该专利还公开了一种三文鱼鲜食用调料的制备方法。该专利确实是一种三文鱼清淡型调料,具备杀菌、去腥功能,但其与国内消费者更偏向追求口感刺激的大众需求相背离,是完全地剔除了刺激原料的配方。

再者,目前国内常使用的“芥末”,多被误传,其实为“辣根”,且多是人工合成,不具备纯天然产品的食品安全性,为人们饮食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降低三文鱼调料的刺激性,符合更多人群的口味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够采用天然的食材,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文鱼刺身调料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文鱼刺身调料,所述调料的组分占比如下,包括77.2~83.2%山葵泥、12.7~16.7%凉开水、2.0~2.6%柠檬汁、1.5~1.9%红糖、0.35~0.45%姜泥、0.25~0.35%金桔汁和0.37~0.43%食盐。

优选地,所述三文鱼刺身调料的组分占比可具体配制如下,包括80.2%山葵泥、14.7%凉开水、2.3%柠檬汁、1.7%红糖、0.4%姜泥、0.3%金桔汁和0.4%食盐。

本发明所述的三文鱼刺身调料中,选用山葵作为主料,其口感细腻甘美,相较市面上的所谓的芥末——辣根来讲,山葵也具备相较来说淡一点的辛辣味,足够掩盖三文鱼的腥味,但更妙的是,山葵还兼具清新的香气,使得饮食之时,沁人心脾,激人食欲;柠檬汁口感酸爽,略有香气,具有去腥、开胃、促消化的作用,能改善调料的风味与口感;加入适量红糖,其味甘甜、温润,使得调料的味道融入淡淡的甜味,品尝三文鱼时口感更佳,没有经过高度精练,几乎含有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备糖的功能外,还含有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可补血气,暖脾健胃,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开胃的作用;姜可增加食欲防胃病,其辛辣滋味可去除腥味,味道清香且具备杀菌功能;金桔汁酸甜适度,富有香气,可增食欲助消化,且富含维生素C和尼克酸;添加微量食盐,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国内食客对于“咸”的味觉需求,精益求精,做成风味最佳的三文鱼调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尊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尊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4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