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恶性肿瘤组织特定个体归属的判断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2205.7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4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丛斌;付丽红;李淑瑾;马春玲;孙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郝伟 |
地址: | 05001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恶性肿瘤 组织 特定 个体 归属 判断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恶性肿瘤组织特定个体归属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分别提取待测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DNA和特定个体正常组织的细胞DNA;将所述DNA进行定量、稀释后,用下一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组测序,得到原始基因组数据;根据原始基因组数据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判型;根据判型结果判断所述恶性肿瘤组织与所述特定个体的归属性。该方法准确性高、扩展性强、快速灵活等特点,能够更准确地检测恶性肿瘤组织的基因分型,从而在恶性肿瘤组织的法医学鉴定方面得以应用,判断待测恶性肿瘤组织是否来源于特定个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鉴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恶性肿瘤组织特定个体归属的判断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组织的法医学鉴定是指应用恶性肿瘤组织进行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的法医学鉴定案件,在某些案件中恶性肿瘤组织可能成为唯一可提供证据的参照或者检验样本。如:家属怀疑医院病理科混淆恶性肿瘤组织蜡块,导致误诊;癌症病人死亡,尸体火化,家属要进行亲子鉴定;保险公司怀疑患者所提供恶性肿瘤组织的来源;海啸、地震等群体灾难性事件进行亲子鉴定;执法部分怀疑保外就医的罪犯所提供恶性肿瘤组织的来源真实性;医院为了进行精准医疗对恶性肿瘤组织蜡块进行测序以寻找特异性变异位点前,需要对恶性肿瘤组织进行个体识别鉴定等。恶性肿瘤组织的法医学鉴定是目前法医物证鉴定的难题之一。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或被修饰,无法发挥错配修复功能,使肿瘤基因在复制增殖过程中,更容易发生错误,出现突变。短串联重复序列(STRs)是目前法医物证鉴定应用最广泛的DNA遗传标记,在各国DNA数据库建设、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等司法鉴定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恶性肿瘤组织的STRs存在显著突变,表现为增加等位基因、出现新等位基因、完全杂合性丢失和不完全杂合性丢失现象,突变率高,结果复杂,不适用于恶性肿瘤组织的法医学鉴定。此外还有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鉴定方法。关于SNPs的检测方法,目前已有的检测技术有单碱基延伸(SNaPshot检测)、TaqMan方法、芯片检测法。SNaPshot检测法能够同时检测50多个SNPs,但是由于受到检测窗和标记荧光染料的限制使得同一个复合体系内无法检测更多的SNPs;TaqMan方法和芯片检测法虽然能够同时检测几百个SNPs,但是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将探针提前固定到玻片或者芯片上,存在操作复杂、检测灵敏度较低、需要的起始DNA量多、重复性差的问题,不适合在实际检案中使用。Sanger法测序作为测序的金标准,也能够检测SNPs,由于Sanger测序一次只能检测一条DNA序列,测序通量低,不适合应用于同时检测更多的SNPs。
发明内容
针对恶性肿瘤组织的STRs存在显著突变、SNPs的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测序通量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恶性肿瘤组织特定个体归属的判断方法。
以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恶性肿瘤组织特定个体归属的判断方法在恶性肿瘤组织的法医学鉴定方面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恶性肿瘤组织特定个体归属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a、分别提取待测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DNA和特定个体正常组织的细胞DNA;将所述DNA进行定量、稀释后,用下一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组测序,得到原始基因组数据;
步骤b、根据原始基因组数据对所述待测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DNA和所述特定个体正常组织的细胞DN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判型;
步骤c、根据所述待测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DNA和所述特定个体正常组织的细胞DNA的判型结果判断所述恶性肿瘤组织与所述特定个体的归属性。
本发明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检测方法,检测片段短、突变率低、遗传稳定、检测方法操作简便,采用的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具有通量高、准确性高、扩展性强、快速灵活等特点,能够检测恶性肿瘤组织的特异性突变位点,在本发明中可以准确地判断出肿瘤组织与特定个体的归属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未经河北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2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