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校验防伪二维码及制作方法和装置、自校验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1617.9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6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宇;黄小义;胡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云飞;方亮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验 防伪 二维码 制作方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校验防伪二维码及制作方法和装置、防伪自校验方法和装置。所述自校验防伪二维码防伪自校验方法包括:扫码获取自校验防伪二维码的公开二维码信息;判断特定条件通过机读设备是否能够扫码获取所述自校验防伪二维码防伪二维码信息;若扫码成功、能够获取防伪二维码信息,则根据防伪二维码信息验证所述自校验防伪二维码的真假;若扫码失败、不能获取防伪二维码信息,则判定所述自校验防伪二维码为假。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公开二维码的防伪及二维码真伪的自校验,使二维码信息难以伪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校验防伪二维码及制作方法和装置、自校验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二维码因其可存储丰富信息且易于手机识别的特点,成为了当前广泛应用的记录商品信息的方式。一些企业将唯一的二维码印制在所生产的每一件产品上,可以实现产品的防伪、物流追溯、营销推广等目的。
但是生成和识读二维码的技术往往采用公开的技术实现,本身不具有加密的特性,不具有防伪的功能。
现行的二维码防伪技术往往依赖于扫码登陆上特定服务器,并在服务器上对二维码编码的特定字符串进行验证来完成。这种方式一方面依赖于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不佳的地方难以实现;一方面无法区分被指向克隆服务器的假验证信息的真伪。
发明内容
申请人发现:另一种防伪二维码技术是采用各种防伪材料来制作二维码,所制作的二维码可以肉眼识别,也可以肉眼不可识别。这类防伪二维码采用了物理、化学防伪的技术,具有一定的防伪造性。但是这类二维码并不能将防伪特性与二维码信息很好的结合,对于肉眼可识别的防伪二维码,其防伪性能与二维码信息是割裂为两部分的,即只要有防伪特性即判定为真并不对信息进行验证,这就降低了对其伪造的难度;对于肉眼不可识别的防伪二维码,其缺少公共二维码信息入口,往往成为了一种防伪材料使用的手段。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校验防伪二维码及制作方法和装置、防伪自校验方法和装置,可以实现对公开二维码的防伪及二维码真伪的自校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校验防伪二维码,包括基材、公开二维码图形和至少一种防伪二维码图形,其中:
肉眼可识别的公开二维码图形设置于基材上;
防伪二维码图形设置于公开二维码图形区域内,防伪二维码图形肉眼不可识别,防伪二维码图形用于实现对自校验防伪二维码的自校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二维码图形的码元图形由常规油墨印制,常规油墨印制的图形肉眼可识别;
防伪二维码图形的码元图形由防伪油墨印制,防伪油墨印制的防伪二维码图形肉眼不可识别。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伪油墨包括但不限于紫外荧光油墨,可见光荧光油墨,红外荧光油墨,反斯托克斯油墨,红外吸收油墨,磁性油墨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二维码图形中的公开二维码信息可通过任意扫码设备扫码获取;
防伪二维码图形中的防伪二维码信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机读设备获取。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特定条件为特定光源条件,或采用特定机读扫码装置扫码,其中,所述特定光源为用于识别防伪二维码所使用的对应光源;所述特定机读扫码装置为用于识别防伪二维码所使用的能接受防伪油墨特定信号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防伪二维码信息用于实现对自校验防伪二维码的自校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防伪二维码信息包括采用预定加密算法对公开二维码信息进行加密运算产生的防伪密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防伪二维码信息包括采用预定加密算法和至少一个加密参数对公开二维码信息进行加密运算产生的防伪密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16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