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夹饼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0011.3 | 申请日: | 201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1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宫御坊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D13/32 | 分类号: | A21D13/32;A21D13/38;A21D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叁 |
地址: | 1024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茯苓 夹心馅料 技术方案要点 果蔬纤维 生理机能 山楂 木醋液 糯米粉 质量份 调理 白术 白糖 饼层 甘草 健脾 食材 制备 红枣 搭配 食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夹饼,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夹心馅料和粘在夹心馅料两侧的夹饼层,夹心馅料按质量份数计,糯米粉64‑84份、红枣10‑20份、茯苓10‑18份、白术14‑24份、甘草5‑11份、山楂14‑20份、果蔬纤维2‑4份、白糖5.5‑7份、木醋液2‑6份,达到了通过多种食材的合理搭配,更好的对食用者在健脾方向进行调理,提高人体的生理机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茯苓夹饼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夹饼,又名茯苓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用淀粉烙制的家冰层,其薄如纸,其白似雪,夹心则是纯正云贵
现有的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6858564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本发明涉及一种茯苓夹饼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茯苓夹饼的饼皮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面粉1份~10份、玉米淀粉30份~50份、茯苓粉1份~10份和党参0.1份~2份;所述茯苓夹饼的饼馅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枣10份~30份、柠檬酸钠0.1份~1份、甜茶液1份~20份、茯苓粉1份~10份、卡拉胶10份~30份、葛根粉10份~30份和远志1份~5份。
茯苓夹饼本身是一种很好的中药药膳,近年来从传统小吃的基础上改良新配方是传统小吃加工行业很流行的研发方向,通过改良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更合理的药膳是企业所不断拓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茯苓夹饼,通过多种食材的合理搭配,更好的对食用者在健脾方向进行调理,提高人体的生理机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茯苓夹饼,包括夹心馅料和粘在夹心馅料两侧的夹饼层,夹心馅料按质量份数计,糯米粉64-84份、红枣10-20份、茯苓10-18份、白术14-24份、甘草5-11份、山楂14-20份、果蔬纤维2-4份、白糖5.5-7份、木醋液2-6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茯苓夹饼是中国传统药膳中的经典,而滋补的方向中,以健脾祛湿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食材的合理搭配,更好的对食用者在健脾方向进行调理,提高人体的生理机能。
较佳的,果蔬纤维具体为西红柿纤维。
较佳的,甘草为炙甘草。
本发明的目的二:一种茯苓夹饼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如下:
S1:将山楂、茯苓、白术、甘草洗净晾干磨成粉,红枣洗净去核切碎;
S2:将上述粉末加入适量水,煎煮30分钟,得煎煮液;
S3:将果蔬纤维、糯米粉、木醋液放入盆内与白糖混合均匀;
S4:将S3中混合得到的材料与S2中的煎煮液搅匀搓成粉团,摊铺在蒸笼里,蒸熟后切块并捣碎,最终得到夹心馅料;
S5:将S4中得到的夹心馅料涂抹在一个夹饼层上,然后用另外一个夹饼层覆盖在夹心馅料上,最终得到茯苓夹饼。
较佳的,S1中,山楂、茯苓、白术、甘草在磨粉过程中采用临界破碎技术。
较佳的,山楂、茯苓、白术、甘草经过磨制后,获得的粉体为50-120目。
较佳的,S4中,面团的搓揉时间10-20分钟。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番茄纤维和木醋液的添加很好的增加了茯苓夹饼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能够让食用者摄入的营养更加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宫御坊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宫御坊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0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桑菊月饼及制作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茯苓夹饼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