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隧道施工中的抢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8779.7 | 申请日: | 201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明;肖广良;黄毅;王曼;夏汉庸;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燕明 |
主分类号: | E21D23/00 | 分类号: | E21D23/00;E21D23/04;E21D23/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蔡烜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抢险 盾构隧道施工 支撑设备 电瓶车 盾构隧道 隧道管片 液压缸 隧道 伸出 控制底座 抢险设备 人员安全 专用的 撑柱 吊机 管片 运输 施工 支撑 制作 帮助 | ||
一种盾构隧道施工中的抢险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制作专用的抢险支撑设备;第二步:在盾构隧道施工中出现险情时,使用吊机将抢险支撑设备放置于隧道电瓶车上方,通过隧道电瓶车进入盾构隧道;第三步:将抢险支撑设备运输到需加固的管片位置后,先控制底座两侧撑柱上的6根液压缸伸出,将抢险支撑设备顶起,待隧道电瓶车驶离后,控制剩余的18根液压缸伸出,对隧道管片进行支撑。本发明主要用于盾构隧道施工中出现险情,对隧道管片进行快速加固,实现了抢险设备高机动的特点,具有操作方便、运输加固速度快、能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优点,能为盾构隧道的施工提供极大的帮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施工中的抢险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在盾构隧道施工出现坍塌时,能对隧道管片进行快速加固抢险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大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高潮已经来到,地下工程的发展速度加快,盾构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为广泛。在地下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管片错台变形,导致出现涌水涌沙等现象,对盾构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在以往施工中,管片变形时,第一时间采取堆积方木、搭设脚手架等措施进行管片支护,延缓或者阻止管片变形。以上措施材料零散,在抢险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施工时需要时间来操作和调整,费时费力,耽误抢险最佳时间。中国专利局于2017.06.23公开的,申请号为201710223548.6的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管片临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片气囊机构,所述支撑管片气囊机构包括内胆和外囊,内胆外包覆外囊;内胆内周设有三个充泄气孔,三个充泄气孔通过法兰板固定在内胆上;本发明通过快速充气形成一个充气圆环,紧贴隧道内壁,达到对隧道管片支撑和稳定,并可以实现在隧道内初期挡水,可以实现对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管片快速临时支撑,延缓隧道管片破坏过程。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首先由于隧道内存在一些人行踏板、水管支架、挂钩等,充气圆环充气后很容易被扎破,另外充气圆环的支撑力小,明显不足以支撑隧道管片,还有就是充气圆环支撑后与隧道管片紧贴,没有足够的空间供施救人员抢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在盾构隧道施工出现坍塌时的抢险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盾构隧道施工中的抢险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制作专用的抢险支撑设备,该抢险支撑设备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架,相邻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筯固定,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由圆心径向向四周辐射的复数根撑柱,在相邻两根撑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每根撑柱外端安装有液压缸,在液压缸的活动杆端部设置有撑靴,液压缸的活动杆能向外伸出,使撑靴能与盾构隧道内壁管片相抵;所述支撑架上的撑柱为八根,角度间隔45度角,底部的撑柱垂直固定在底座上,该撑柱上的液压缸能向下伸出底座;所述的支撑架设置有三个,相邻支撑架之间的间距为1.2米;
第二步:在盾构隧道施工中出现险情时,使用吊机将抢险支撑设备放置于隧道电瓶车上方,通过隧道电瓶车进入盾构隧道;
第三步:将抢险支撑设备运输到需加固的管片位置后,先控制底座两侧撑柱上的6根液压缸伸出,将抢险支撑设备顶起,待隧道电瓶车驶离后,控制剩余的18根液压缸伸出,对隧道管片进行支撑。
所述的撑柱上设置有耳板,液压缸的后端通过销子安装在耳板上,液压缸的侧壁通过抱箍与撑柱固定。
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的马达为正反转双作用马达。
本发明主要用于盾构隧道施工中出现险情,对隧道管片进行快速加固,实现了抢险设备高机动的特点,具有操作方便、运输加固速度快、能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优点,能为盾构隧道的施工提供极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抢险支撑设备侧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燕明,未经姚燕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87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阻尼吸能锚杆托盘
- 下一篇:一种可重复吸能巷道防冲液压支架及其防冲方法